11月是收获的月份,也是慢下来思考的月份。
自从7月开始把下班时间都用来学习和行动之后,内心的能量一直处于比较高的状态,但是从10月下旬开始,偶尔会觉得力不从心,有些沮丧。有点像到了一个新的地方,一开始这个看一下,那个玩一下,后来开始思考什么是想继续的,什么是应该放弃了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006742/2b22e4cfbc486dfa.jpg)
围绕问题去读书
10月开启主题阅读后,发现特别适合围绕一个话题深入思考,构建知识体系,所以在11月也继续主题阅读,围绕习惯养成和睡眠,看了《微习惯》和《斯坦福高效睡眠》,对于习惯养成背后的科学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更加明白了睡眠对于健康和精力管理的重要性。
在情绪管理方面,接着10月的《为何我的情绪总被他人左右》之后,看了《不完美,才美2》,记住情绪是一种信号,在提醒自己去寻找情绪背后看待事物的方式,从而调整思考方式,在下一次做出更好的选择。
经过2个月在思考力用书营的锻炼,自然地在11月后半段开启了独立思考主题阅读,看了《轻松学会独立思考》。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从来不缺知识或者信息,而是缺乏分辨信息的真伪的能力,学会去辩证地看待这些知识和信息,才不会被别人的想法牵着鼻子走。在学习的路上,尤其要具备思辨能力。
作为调剂,看了两本小说《娱乐至死》和《美丽新世界》。虽然这两本书都年代久远,但是放在如今娱乐至上的时代,一点都不过时。娱乐带来的即时快感让人获得片刻的放松,却让人越来越无法接受延迟满足,同时因为信息的大量涌入,我们失去的还有独立和深入思考的时间。在享乐和理性之间,我们需要掌握平衡。
疑惑来源于生活,通过读书去解决问题,就不会存在看不进去,记不住的问题了。只要有一次学以致用的体验,就能找到读书的乐趣。
带着答案去分享
11月一共进行了3次线上分享。
分享《脑海中有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有多重要》,我梳理了自己脑中以前对于一些观念的错误认识,比如时间管理是控制时间,情绪管理是不要有负面情绪,但是实际上,这两类事情都是不受我的主观意愿控制的,我能控制的部分是我要做哪些事情,我要如何更好地去面对让我有负面情绪的事情。
分享《我找到了串起珍珠的那根线》,让我想明白了过往经历中的信心满满和迷茫不安的原因,我从来不缺乏上进心,我只是在某些时刻不自觉地把希望放在了别人身上,才有了无力感,我到现在都记得写分享稿的时候的快乐,想通了的快乐。
分享《借助潜意识的力量养成好习惯》,让我把看过的书,做过的事串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用这一套理论和方法论相结合的内容,帮助自己和别人去养成更多的好习惯。
分享是对脑海中的知识进行检视和重构的过程,同时也是传递能量的过程。我想到了在《财富自由之路》这本书里的一句话,在你出手的那一刻,你就已经得到了回报,如果我的分享能够对他人有所帮助,那么在分享的那一刻,我就已经得到了回报。现在的我,对于分享,已经没有了恐惧。
在反思后重新出发
11月早起人生打卡营开始了第3期的招募,招生情况不理想,我有点怀疑这件事情的价值,犹豫要不要继续进行下去。然后我看了研习社同学的故事,还有用书营同学跟我讲的故事,其实大家都有碰到这样的情况。
有一个小伙伴说,放弃才是真的毫无价值。颜老师在理财营里说如果一件事情并不会让你赚钱,你还会坚持做下去,说明这就是你真正想做的事情。我创建打卡营确实是副业,但是没有这个营的时候,其实我也在做早起,并且分享我的行动,没必要因为招生情况,就怀疑这件事情的价值。所以在复盘自己的操作后,继续运营着早起打卡营。
我不能保证每一件事情都像计划那样顺利,但是我可以保证在每一次经历之后都能总结经验。
12月调整
在查看自己的每周时间记录时,发现在接近月末的时间浪费的比较严重,主要原因是前期把想做的事情都做完了,以及为了保持专注,退出了一些本来在学习计划中的社群,原本的学习时间就空下来了,有时间的时候,一时想不起要做什么。
这部分可以通过提前写一整个月的排期表来改善,有时间的时候,就着手进行下一周的计划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