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陈老夫妇的心声

陈老夫妇的心声

作者: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 | 来源:发表于2020-07-23 16:13 被阅读0次

    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样,都是光照人间。

    有位老人说:“我们就是要打破传统的世俗,我要将自己的一切捐给国家。我要用行动为岐山增光、为陕西增光、为国家增光。我已经68岁了但我要向组织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样一个有着纯粹的,坚定的信念的人,他就是宝鸡市岐山县的陈永科老人。他多次申请希望百年之后要把他们夫妇的遗体、器官、角膜捐献给国家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

      2019年10月7日,陕西省红十字遗体捐献中心、陕西省红十字眼库工作人员、岐山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来到老人家中,为陈永科夫妇办理了遗、角膜捐献手续。还记的当时填表的情景,老人说了很多让我们难忘的话,他们虽是最传统的农民,但却没有被传统所束缚。他写下了:“我们老两口一生无私无畏,无怨无悔,不信鬼神,只相信科学技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为了人类的医学事业,为了挽救他人的生命,我们要用自己的死救治他人的生,自愿捐献遗体和有用的器官。”老人还提出要把自己的积蓄和房产一并捐给国家,用于国家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希望为更多像老伴这样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最大程度的减轻痛苦。

      2020年7月4日康燕儿女士因病不幸去世。在陈永科和家人的支持下完成了老伴康燕儿遗体捐献的意愿,康燕儿女士成为宝鸡市岐山县首例成功遗体捐献者。他们的无私义举及对待生死的态度,彰显了文明的进步,她用自己的躯体架起了通往医学殿堂的桥梁,为社会和人类做着最后的贡献。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命因短暂和仅有一次而显得珍贵,然而遗体捐献者却战胜了短暂使生命得到延续和升华,获得了永恒。陈永科夫妇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发扬光大。医学生们作为社会主义新青年。更应该向这些为党、为人民、为医学事业奉献自己的各界人士看齐,努力学习,奉献自己的所学,尽自己所能做的一切,回报他们,回报国家。

    勇于无私奉献,这是陈老夫妇的心声。

相关文章

  • 陈老夫妇的心声

    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样,都是光照人间。 有位老人说:“我们就是要打破传统的世俗,我要将自己的一切捐...

  • 被年轻人拖垮的老一辈

    讲几个故事。 老陈夫妇是做建筑上模板的工人。一栋大楼立起来,要模板工人一块块铺,铁钉一个一个敲。 老陈夫妇有个儿子...

  • 婴儿的啼哭

    20210103贝双分享 【婴儿的啼哭】 老陈家的曾孙媳妇抛弃10个月大的婴儿,离家出走了。 婴儿由老陈夫妇照看。...

  • 海南记忆(二)

    老陈夫妇都是我的大学同窗,这次海南之行,大山同学在京城“遥控”,老陈在三亚“落实”,接待工作既符合中央的新八...

  • 《向阳》-25

    陈章夫妇的葬礼办的十分简单,简单的令人意外。二老都是师大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尤其是陈章,二级教授别说在一个高校,就是...

  • 《夫妇已老》

    白驹过隙戏沧狗 朝暮暗复人亦瘦 执书青帘话西风 遥指当年多销魂

  • 老谭夫妇

    生了孩子之后,她便改叫他“老谭”,他叫他“小赵”。 老谭!老谭!她常扶着五楼阳台栏杆朝一楼喊,老谭听见了,则不慌不...

  • 水龙呤.秋晚归故

    填词‖心声原创 作者‖陈武建 ...

  • 乡村婚礼(2022-06-08)

    表弟接媳妇了。 老陈夫妇上午十点到面坊,村口路边、场地,到处都是车子,三叉、四环、三v,蓝牌、绿牌。老陈找一棵树荫...

  • 远山的念想

    我的友人老陈,才59岁,按常规,年富力强,还能做很多很多事的。谁也想不到,他竟有过十年的糖尿病史。 老陈夫妇,为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老夫妇的心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dh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