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一边吃着肥瘦均匀的炖猪腿,一边用满是油腻的嘴巴不满地说:如今的肉啊,都没有肉味啦。
现在的小孩,今天吃薯片,明天吃糖果,后天吃奥利奥饼干。吃到最后,超市里琳琅满目的零食居然不能让他们那一张张挑剔的嘴巴找到满足感。
记得我小的时候,家里穷,没什么吃的。可能是因为长身体,也可能小孩子天生就比较馋,所以我和周边的孩子整天想得就是到哪弄到点好吃的。附近的生瓜李枣吃了个遍,也不能喂饱肚里的馋虫。由此,过生日就成了一年一度最重大节日。
虽说其他的节日也可以大吃一顿,但是那是大人们的事,小孩子的参与度不高。但是生日就不同了,这是以孩子为中心的一天。这一天,忙碌的大人们终于把注意力放到不起眼的孩子身上了。被注意的孩子在这一天中,也好像长大了不少:不再上树掏鸟窝,下河捉虾米啦!
记得有一次我在即将到来的生日前一个星期就开始询问妈妈:妈,我的生日到了吗?妈妈听我这一问,才惊觉,“呀,你快过生日了呀!不过还没到,差几天。”
按捺住心中的蠢蠢欲动,我煎熬着数着时间过了一天又一天。为了显示出矜持,我没有追在妈妈屁股后面问时间到没。令人伤心的是,当我实在憋不住又一次问妈妈时,她却一脸无所谓地说:“糟了,昨天是你的生日。忘记啦。算了,明年再过吧。”当时那个伤心和失望的滋味,犹如今天中午吃的那盘炒苦瓜,舌尖的记忆还是新鲜的。
其实,往年在我的生日这天,无非煮一个鸡蛋,炒白菜时多加了两片碎肉。但就是这样应付的特殊对待,不仅满足了孩子的胃,也填满了她的心。
从那以后,我不再期待每年的生日,直到进入大学。
大学时,我有5个室友。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性情相差也很大。不同与不同相互碰撞,制造了很多难忘的记忆,也带动我产生了一些变化。最明显的就是我从不喜欢过生日,到每到生日就积极筹备一场朋友之间的联动。送礼物,吃饭,出去玩,这一切能让人快乐的活动,都源于生日。我仿佛又找回了小时候的那种特有的期盼。
毕业了,工作之后,人和人之间好像隔着一层厚厚的膜,彼此在膜的两侧忙碌着,无暇谈感情,更谈不上一起过生日。每年那个特殊的一天来了,无非接到几个祝福电话,像无数个平凡的日子一样,毫无波澜与快乐得度过。如果硬要说这一天是不同的,也就多了点落寞吧。
组建家庭后,生日也不是多重要。因为生活被家庭琐事充塞得太慢,操心的事太多,反倒忘了自己。每年平平淡淡地过了,也没有多不幸福。
然而昨天,多年不发力的老公竟然开足了马力,为我过了一个精心准备的生日。虽说是提前过的,但用了心,一切显得依然很完美。更何况成年人的生活里,不能只放得下浪漫与仪式感,我们还有柴米油盐酱醋茶。
为什么我们要过生日?为什么每年都要给予一个人专属的日子?我想这是为了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是重要的,都是有人爱的。即使有一天所有爱我们的人不在身边,我们也要对着镜子中的自己张开一个大大的笑脸。开心与幸福在每年特定的日子积累,方才能坦然面对那个一定会到来的别离瞬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