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3日,星期日 晴
每个周日,是读书群交作业的日子。重度拖延症的我,总是会在这一天把没读完的书一口气读完,然后在交作业前一小时开始奋笔疾书。今天的读书笔记写得有点吃力,因为读的是唐娜•塔特。
去年冬天,从一个小朋友那里,我第一次知道唐娜•塔特,然后用两周时间读了她的《金翅雀》。可以确定,她是我很喜欢、很喜欢的作者。她的文笔有一种非常独特的风格,细腻又简洁、准确又含蓄,很丰富、很鲜明,极具感染力。读她的书,会一直被牵动着,沉浸其中、无法挣脱的感觉。
朋友给我推荐《校园秘史》,是听说我读了很多东野圭吾,她说:”如果喜欢读悬疑小说,可以去读《校园秘史》,虽然也是讲犯罪,却有丰富内涵,关于人性、信仰、友谊、爱情,或者说,整个青春,都有很深刻的反思。”后来发现,网上还真有人把东野圭吾和唐娜•塔特进行比较。毕竟,东野圭吾也写了很多青春校园的故事嘛。
当我发现Kindle上可以读到《校园秘史》时,我几乎是惊喜的,立即读起来。
小说一共分为四部分,一开始就在小引里明确“我们”杀了邦尼。之后通过“我”的回忆,讲了整个事件的过程,最后是谋杀之后几个年轻人的结局。
故事讲的是一桩谋杀案,又不是一桩谋杀案。
邦尼是一个所有人身边都存在的那种人,自以为是,不劳而获,尖酸刻薄,贪图享受,占人便宜不以为耻,顺手牵羊,但有时却有着让人愉快的感染力,本质不坏,让人可怜可恨的人。这样一个集合了人类缺点和人类值得怜悯之处的角色较之神化的亨利,更像是一种众人的象征。亨利他们几个在荒唐的祭祀中误杀了农夫,被邦尼撞见满身是血,并慢慢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开始陷入深刻的怀疑中,又因为理查德的加入致使其他四人与他渐渐疏远而产生了孩子气的报复心理,将其本身缺点无限放大,消耗着亨利与弗郎西斯的财产,用最刻薄的话语挖苦伤害其他五人,又多次表现出要将事情告诉他人的征兆。在他逐渐失控的过程中,亨利也逐渐坚定了谋杀的决心。
事实上,相对于颇有厚度的书,关于这场谋杀的酝酿和实施,作者确实着墨不多,但是匠心独运,节奏张弛,使人在毫不冗杂的描述中仍然在一瞬间感受到了谋杀。也许是因为这场谋杀简单到让人产生了不真实感。几个年轻人也在这样的一种不真实感的困惑下,在谋杀之后的时间里处于麻木而朦胧的状态,机械地等待人们找到邦尼的尸体,然后判断他是失足从山上滑落。
书中事无巨细地描述了邦尼葬礼的在种种情形,将读者的情绪拉得极长。葬礼之后,大崩溃蔓延到了所有人的身上。葬礼将他们对邦尼之死的不真实感消除了,使他们从麻木转向了崩溃。理查德沉迷于药品,查尔斯酗酒无度,弗郎西斯怀疑自己身患重病,亨利愈加独断,敏感甚至暴戾,甚至,把杀死邦尼那天挖出的厥菜种在了花园里。
他们的老师朱利安在一系列事件中始终处于精神领袖的地位,虽然他毫不知情。书中很多探讨哲学以及古希腊文化的段落与事件的发展以及几个人尤其是亨利的精神状态契合的很紧密,或者可以说,亨利是从精神上遵从着朱利安的指导而逐步将自己和所有人一步一步推向毁灭的边缘。而用理想尺度看待别人的朱利安在最后获悉真相之后匆匆逃走了,亨利也就崩塌了。
亨利自杀的段落是最后的高潮,也是隐忍着的暗自涌动的崩溃与狂乱的终结,很突然也很必然。邦尼的死是罪恶感的开始,亨利则带着所有人的罪恶感离去。
残酷的青春落幕,人生的路还在继续。
最后要说,整个阅读一气呵成,不时被这样的描写带入其中:
船桨划进水中的嗖嗖声、蜻蜓振动翅膀的嗡嗡声和他抑扬顿挫的独白声混合在一起,似乎有催眠的效果。卡米拉脸色潮红,昏昏欲睡,漫不经心地伸出手来划动着湖水。黄黄的桦树叶子从树上飘下来,慢慢悠悠地落在地面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