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力 95|高考逆袭故事背后的学习科学

学习力 95|高考逆袭故事背后的学习科学

作者: 好奇的表哥 | 来源:发表于2023-12-10 23:54 被阅读0次

《认知驱动》里面有个高考逆袭的故事,主角是个焦虑的高二男生,成绩只有400多分,感觉高考没希望了。可他琢磨着,学习不就是为了进步吗?于是他就弄了个“进步本”,每天把学到的知识、错题和学习总结都记在上面。他还特地花时间,把本子上的题反复做,不懂就去问同学、查参考书,直到完全明白为止。就这样,他的成绩开始飙升,最后高考考了个全市第一,还进了北京大学。

一、高考逆袭故事背后的学习科学

学习,说白了就是练习,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个逆袭的同学,他就是把知识当技能去练,只关注自己真正懂的部分,结果就这么成了。可是很多人都不屑这种学法,反倒是那些高手们都推崇得很。

就像曾国藩在家读书时,他爹就告诉他,读不懂上一句,就别读下一句;没读完这本书,就别摸下一本书。所以他也留下了一句忠告:“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徇外为人”。实际上,曾国藩年轻时资质普通得很,进步也慢,但他就是靠扎实积累做出了一番成就。

再比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他教他14岁的妹妹琼学天文学时,就告诉她:“你从头读,尽量往下读,直到你一窍不通时,再从头开始,这样坚持往下读,直到你完全读懂为止。”结果呢?琼成了一名天文学家。而她妈之前还告诉她,女孩子大脑不适合搞科学呢。

可见,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这么简单。不用贪多求快,一步一步来就得了。谁想耍小聪明谁就吃亏。那些成绩一般的同学越学越痛苦,就是因为前面的基础没打好。可那些用“进步本”的学霸就越学越轻松了。所以有些人觉得学习永远是难的,怎么都学不好,而有些人却学什么成什么,显得特别聪明。其实就差在这个学习观上。

二、背后的背后——教学感悟

上面的高考逆袭故事,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学习故事,还为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启示。结合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我认为有三点教学启示:

1. 强调学习目的:进步而非成绩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过于关注成绩,而忽视了真正的学习目的——进步。上面的故事中,主角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进步,这使他能够专注于自己的不足,从而取得巨大的提升。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调进步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关注自己的成长过程而非仅仅的成绩。

2. 提倡“学习即练习”的理念

故事中的逆袭者通过将知识当作技能去练习,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由此启发,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地提倡“学习即练习”的理念。与其让学生泛泛地复习资料,不如让他们深入练习,真正掌握知识。同时,我们还可以借鉴曾国藩和理查德·费曼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保持专注,不贪多求快,而是一步一步、一点一滴地扎实推进。

3. 培养扎实的学习基础

那些学习成绩一般的人会越学越痛苦,很可能是因为前面的学习存在很多漏洞和盲区。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学习基础。只有基础扎实了,学生才能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加轻松、自信。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弥补学生的学习漏洞和盲区,确保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积累过多的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力 95|高考逆袭故事背后的学习科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gp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