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历1757年)盐运司范时纪及商人为培育寄籍广东的商人子弟,集资购置布政司后街一所旧宅创建了越华书院。院舍有四进:前座为大门;二座为大堂;三座为讲堂;后座为书楼及先贤祠。两厢长廊,另尚有堂、厅、室等20余间。环境幽静。延请名宿为山长,以培养“处则抱真学问,出则有真经济”之人才。
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翰林院侍读丁仁长任院长,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规定除例课制艺外,还兼课经史古学。成效显著。越华书院声名大振,与粤秀、羊城、端溪书院并称为广东四大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十月书院被废,三十年二月原地改建为广州府中学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