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阅读图书馆读书心理
【每周读本书】《不要挑战人性:史上20个经典人性实验》

【每周读本书】《不要挑战人性:史上20个经典人性实验》

作者: zl爱思考的芦苇 | 来源:发表于2024-05-04 11:08 被阅读0次

    【基本介绍】

    《不要挑战人性:史上20个经典人性实验》,作者潘楷文,湖南文艺出版社·博集天卷2021年9月出版,15.9万字。

    潘楷文,知乎盐选专栏特约作者,原国防大学心理学教员,现微笑主义心理服务平台副总裁、上海体院心理学院硕导。

    《不要挑战人性》共有20章,分别以20个经典心理学实验为切入点,结合生动案例,从生存、成长、情感等多角度解读人性真相。

    1 哈洛恒河猴实验:生存,需要关系的存在

    2 陌生人情景实验:情感,需要找到爱的依恋

    3 双生子爬梯实验:成长,需要成熟的时机

    4 波波玩偶实验:发展,需要寻找学习的榜样

    5 车祸目击者实验:谣言,可怕的记忆篡改与植入

    6 电击实验:服从,乖孩子的罪名

    7 霍桑实验:效率来自尊重和认可

    8 认知失调实验:你认为你能掌握命运吗?

    9 罗森塔尔实验:标签,影响命运走向的力量

    10 斯坦福监狱实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恶魔

    11 习得性无助实验:失控,为什么我们会悲观和失去信心

    12 小艾伯特实验:恐惧,你需要大胆地表达出来

    13 棉花糖实验:家庭,是我们最大的压力缓冲器

    14 旁观者效应实验:善与恶,你的选择就在一瞬间

    15 吊桥实验:爱情,你所不知道的秘密

    16 感觉剥夺实验:身体,是我们丈量世界的尺度

    17 拖延实验:拖延,与生俱来的自我保护机制

    18 罗森汉实验:到底谁是精神病

    19 电车难题实验:良知,人性夜空中最亮的星

    20 注意力瞬断实验:正念,打开通往觉知的门

    【阅读感受】

    1.

    作者所援引的20个心理学实验的确很经典。但他阐述这些经典实验的用意在于解读当前的普遍困扰众生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比如,职业枯竭现象、父母过度干预及“拔苗助长”问题、亲密关系很难形成并持续的问题。

    所以,作者并没有局限于对经典实验的阐述,而只是以其做为切入点,做了大量的延伸。又因为心理学在不断发展中,作者更多的援引了新的心理学实验及相关理论。

    如,在阅述陌生人情景实验之后,作者不仅分析了安全型、回避型、焦虑矛盾型依恋等经典概念,而且解释了“足够好的妈妈”、“抱持”等新的养育理念。

    如,霍桑实验不仅证明了人不是机器,还找出了员工的动力来源——自己的工作和价值被他人看见,被社会认可。从这个实验出发,作者解读了职业枯竭现象,以及它产生的原因:无助感和习惯化。

    如,作者不仅阐述了经典的棉花糖实验,而且还阐述了新棉花糖实验。2018年纽约大学的泰勒·瓦特、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葛瑞格·邓肯和权浩南扩大了实验范围,并选取了不同家庭类型做为实验对象,做了新棉花糖实验。他们的结论是: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并不取决于他自己,而是取决于他的家庭背景。作者明确写道,家庭能否为孩子提供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稳定感,才是孩子能否在长大后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他还援引了《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书中详细讲述了贫穷是如何让人们更加关注短期奖励而非长期奖励的,提出贫穷的本质是心理上的稀缺状态。

    2.

    阅读此书,感觉是跟着作者对既往已学的知识做了一次温习,但其中也有一些小触动。而最让我触动的是心理学家阿瑟·阿伦在做完吊桥实验之后,又做了一个实验。他找了一群陌生人,按一男一女分成若干对,让他们两两面对面坐下,然后拿出一份实验人员事先准备的含有36道问题的问卷,让每对男女一题一题轮流把自己的答案说给对方听。这个过程最多需要90分钟。完成之后,双方需要保持沉默,相互凝视4分钟。最后的结果是,任何两个人只要严格按照上面的程序做了,并且认真对待了每一道问题,就都会爱上彼此。

    作者把问卷中的36个问题都展示了出来,我也将把它们摘引到【附录】中。因为我觉得这些题目设计得很有意思,它们都是对一个人生活经历的调查,而且调查的都是人生中的关键事件。

    看完这36个问题,我才真正理解作者所说的,”看见彼此的生命画卷、拥有共同的现象场“是什么意思。回答这些问题就是一个人展开生命画卷的过程;了解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和这个人一起去看见、去体验他/她的生命画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强烈的、共同的情感体验让双方创造了一个共同的现象场。这应该就是神奇的实验结果会出现的原因吧。

    之所以用”神奇“这两个字,是因为我还并不十分相信那个实验结果。“任何两个人只要严格按照程序做了并认真对待了每一道问题,就都会爱上彼此”,这怎么可能?但我打心眼里相信,这是深刻地认识一个人,包括认识自己的一个很好的方法。这也是我把它们摘引到【附录】中的原因。经常去看看这些问题、回答回答这些问题,也是对自己生命的梳理,正所谓明白来时路、看清当下路、找到未来路。

    【撷取摘要】

    1.

    双生子爬梯实验: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没有足够的生理成熟度,就谈不上真正的心理与能力发展,而学习在这当中只起到促进作用。生理结构成熟到什么程度,孩子就具备了发展出什么样能力的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仅起到促进的作用,无法改变刻度表上的数值。

    基因是生命大戏的绝对主角,环境是配角。基因所给的人生剧本中能够让你即兴发挥的部分比较有限。

    心理韧性是玩好人生这场无限游戏的最重要的条件。那么,什么是心理韧性呢?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我知道自己一定能行”的感觉。用术语来讲,就是自我效能感,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他对这个概念给出的定义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建立“我能行”的感觉,需要切身的体验。

    人的成长,事业的发展,跟教育孩子是一样的。你的事业、你做出的成果、你的人生阅历、你所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你所获取的资源,都是你所生的“孩子”。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应该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指的是你创造的东西,它可以是你写的一本书、你运营的一个自媒体、你发明的一项技术专利,也可以是你运营的一个QQ群、你搭建的一个社交平台。与其说你在做事业,不如说你在养事业这个“孩子”的同时,跟着它一起成长。

    2.

    波波玩偶实验:孩子是会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攻击行为的。

    家庭教育是一场模仿游戏,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身教大于言传,比起一味对孩子进行口头教育,父母自己做了什么更加重要。

    身教,需要意义感和良好的关系;关键在于家长先切身体验,这样孩子才能真正体验。孩子们不会模仿你所有的动作,而只会模仿你“成功”的动作,也就是能让他们看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动作,这能带给他们意义感。

    蒙台梭利教育法:给孩子爱与自由,并且每时每刻都尊重孩子的自发选择。

    3.

    科学研究表明,记忆真的可以被篡改,甚至被植入。那些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可以被植入当事人的记忆,而当事人会感到这件事情就像真的发生过一样。

    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和人类记忆专家伊丽莎白·洛夫特斯做过一系列经典的虚假记忆实验研究,并揭示了导致虚假记忆产生的一个重要机制:提问时的语言暗示对记忆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记忆的启动效应跟拔花生的过程很像。花生就像你的记忆内容。你看见某个记忆内容时,你的大脑会自动联想一连串记忆内容,就像拔出一连串花生一样,只不过你根本意识不到这个过程。

    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韦格纳说,人类正生活在一个激烈的交互记忆时代。我们拥有的不是属于自己的独特记忆,而是通过与无数网民的互动制造出的一种共同产生、共同更新、共同储存的群体性记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自动把从互联网上得到的记忆融合进来,并把自己原有的那份独特记忆覆盖掉,而且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这个过程。华盛顿大学路易斯分校心理系教授亨利·罗迪格在其著作《认知天性》中给这一现象起了个非常形象的名字,叫“记忆社会传染”。

    识破谣言的方法主要有:(1)深度觉知情绪。无论听到、看到什么样的信息,此时此刻,一定要先觉知一下自己有没有情绪。(2)保持批判性思维。即判断真伪的能力,是熟练、公正地评估论据的可信度,找出错误、虚假、篡改、伪装和偏见的能力。(3)先观望一会儿。尤其是有突发事件时,在公布的资料很少的情况下,如果非要仅凭那些零零星星的信息做判断,就会得到错误的结论。(4)用事实说话,蹭谣言的热度。谣言是怎么说的,你就怎么去做,然后把结果展示出来。

    4.

    服从其实是一种讨好,是无条件地顺从,顺从的背后其实是恐惧。

    从某种意义上讲,服从权威是人的本能。但当我们不被“看见”时,攻击性就会转化为破坏性。

    “看见”是两个生命体之间的深度触碰与感受。寻求“被看见”是人性中最根本的动力之一,“看见”能将人性中的攻击性转化为滋养生命的动力。

    5.

    认知失调实验:我们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就已经做出了做动作的决定,然后大脑再对这个决定做出解释。也就是说,我们的行为不一定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只不过是在执行大脑已经提前决定好的事。

    决定不是我们自己做出来的,我们最擅长的就是为这些决定找理由,即合理化自己做出的决定,这种合理化的机制叫作“归因”。当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或者遇到挫折时,如何归因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们更倾向于简化思考,于是创造了一套解释模式,并将之固定下来,这套解释模式就是信念系统。接下来,我们会把符合这个信念系统的信息收集进来,把不符合这个信念系统的信息排除出去,以此让我们的整个认知系统稳定下来。

    所谓命运,一般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决定,二是行为的结果,三是对行为的结果的解释。在这三要素中,行为的结果我们掌控不了,但其他两个要素是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掌控的。

    6.

    很多书是这样解释罗森塔尔效应的:权威所给予的心理暗示对当事人造成了影响,引导了当事人的行为表现,从而逐渐改变了当事人的人生走向。

    罗森塔尔效应中真正起作用的是标签化的力量。

    心理舒适区实际上就是你原有的标签划定的边界内的区域。舒适区的本质就是标签化,它是一块人为构想出来的区域,就像孙悟空给唐僧画的圈一样,待在圈内,你就会有安全感和控制感。控制感是我们最基本的心理需要,也是安全感的来源。

    将原有的标签一个个揭掉,换成最能适应当下环境的标签。这就是成长的过程。

    改变源于体验。绝大部分的标签化其实都是对过往体验的提炼和总结,所以不管是觉知标签,还是改变标签,都需要从体验入手。

    7.

    习得性无助的经验造就了悲观的思维方式,悲观的思维方式来源于习得性无助的经验。

    解释风格是习得性无助的调节器,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塞利格曼认为,若一个人认为逆境是永久的(这永远不会改变)、普遍的(我会把所有的事搞砸)、个人的(这都是我的错),那这个人就会拥有悲观的解释风格;若一个人认为逆境是暂时的(过段时间就好了)、有限的(在某些方面,我还有改进的空间)、外在的(这次运气真不好),那这个人就会拥有乐观的解释风格。“乐观的解释风格可以阻止习得性无助,而悲观的解释风格可以散播习得性无助。”

    德韦克提出了思维模式理论。人的思维模式可以分为两种:固定型、成长型。前者的本质是防御;后者的本质是适应环境,主动作为,以此寻求成长。

    8.

    科学家们在反复研究后发现,杏仁核是大脑中一块专门负责快速处理和表达情绪的区域,特别是激烈的情绪,比如恐惧、焦虑、攻击冲动和愤怒。杏仁核又分为中央杏仁核和基底外侧杏仁核两部分。前者负责先天具备的恐惧,后者负责后天习得的恐惧。

    一项对儿童大脑的研究发现,孩子大脑中的杏仁核越活跃的时候,布罗卡区就越不活跃。布罗卡区是掌管语言表达的区域。

    虽然杏仁核过于活跃会对语言表达功能造成影响,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心理学的办法来重启我们的语言表达系统,打破我们大脑内部的恐惧恶性循环。治愈童年阴影的关键在于重新体验情绪和情感,并用语言把体验到的情绪和情感描述出来

    9.

    真正将理解人性善恶的工作推向全新高度的,是美国乔治敦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阿比盖尔·马什。2018年,他出版了著作《人性中的善与恶:恐惧如何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真正无私的英勇行为并不是因为无畏而做出的;相反,是因为恐惧才做出的。

    达利与拉丹找出了吉诺维斯命案发生时38名目击者袖手旁观这一现象背后的两个关键因素:群体人数和持续时间。3分钟是助人行为决策的分水岭,

    当你遇到突发危机状况时,你需要这样做:首先,大声呼救,能喊多大声喊多大声,必须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其次,明确地告诉周围人发生了什么情况;然后,从人群中指定一个人来帮助你,并且明确地告诉他应该做什么;最后,告诉他帮助你没有任何成本和风险,消除他的顾虑。

    10.

    戈特曼和默里认为,在爱情和婚姻当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关系。衡量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那就是沟通。这个指标包含三个具体指标:沟通频率、沟通内容、沟通时的情绪。

    他们还借助数学模型发现了一个关系拐点——著名的亲密关系5:1,即如果夫妻双方在日常交谈中使用的正面词语与负面词语的分值的比例低于5:1,那么这段婚姻就要出问题了。到此戈特曼和默里发现了爱情中最关键的因素,那就是带有情感的评价性语言。

    后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腾伯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爱情三角理论,认为爱情中包括三个元素——激情、亲密和承诺,完美爱情=亲密+激情+承诺。

    要想拥有幸福的婚姻,关键在于对自己有足够的觉知与理解。首先,夫妻双方要能够感受并体验到彼此的情感联结。其次,夫妻双方都要对自己的成长历程有充分的觉知。有针对性地训练自己在婚姻中的沟通能力,充分觉察到自己语言中的攻击性、负面情绪与负面评价,不断修正自己的表达,并进行反馈与互动;最后,要经常与伴侣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一个专业名词——现象场,即一个人所体验到的时间与空间各个因素的总和。你可以把现象场理解为反映一个人成长历程的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卷隐藏在每个人的记忆中。深刻地认识一个人的过程,其实就是和他一起展开他的生命画卷,并和他一起去看见、去体验的过程。

    看见彼此的生命画卷,拥有共同的现象场。真正相爱的两个人,常常是用几个月、几年甚至一辈子去了解彼此的现象场并与对方一起创造共同的现象场的。这才是真正的爱情。

    11.

    人类的心理过程既有头脑层面的认知过程,也有情绪情感过程和身体感受过程。

    具身认知,是当前心理学发展的新突破。传统心理学沿着笛卡儿的身心二元论的道路发展,认为人的认知过程与计算机类似,本质就是计算,是一种纯数字化的逻辑程序。而具身认知的概念最早来源于心理学家詹姆斯·吉布森于1979年提出的知觉生态学理论,这一理论不断发展变化,后来形成了具身认知的思想流派。对具身认知的简单解释是,因为我们拥有独特的身体,并且我们曾经用身体感知和体验了独特的生活经历,所以我们才拥有了独特的大脑与心理特征

    所谓躯体化,就是指某种情绪或感受因为无法在情绪情感的层面被表达,就被压抑到了潜意识中,只能通过身体来表达。如,神经哀弱是因在生活中遭遇苦恼却无处发泄愤怒而出现的精神疾病,在社会阶层较低的更年期女性中尤为常见。

    躯体化如果脱离具体语境,去单独理解。它的意思就是“你的身体不是你的,你做不了主”。想要远离躯体化,就要按照具身认知的观点这样想:我的身体,本来就应该由我说了算;我的事情,本来就应该由我来做主;我的地盘,本来就应该由我来经营。

    12.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在其经典著作《象与骑象人》中用了一个有趣的比喻。他说,人的情感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就像一位骑象人。情感大象有三个典型特点:一是力量大。一旦它被激发了,理智根本控制不住它。只要遇到相应的场景,心理模式马上会被触发。二是以情感体验为动力。三是受经验支配。心理模式来源于经验,是对经验的高度模式化概括。

    拖延是一场理性与情感的较量。拖延也在表达你的内心。长久的拖延其实是一种稳定的情绪表达,是性格的组成部分。

    强迫一个人听话,看起来是消除了这个人对愤怒的表达,但其实只是让他将愤怒压抑到了潜意识中。压抑愤怒的人,其愤怒并没有消失,而是会以其他方式展现出来。拖延就是其中最典型的表达方式,是大象在将被压抑的愤怒通过被动的攻击方式表达出来。

    任何心理与行为上的改变,都是从一种模式切换到另一种模式的系统工程,是我们心灵内在关系的重新梳理与建立。改变的方法概括下来就一句话:学会共存,觉知关系,建立新体验。改变拖延症的方法是这样的,解决其他心理问题的方法也一样。

    13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大师罗杰斯认为:“体验是认识一个人的根本。”当一个人的体验被另一个人体验到时,两个人之间就建立了关系的通道。

    真正的理解,来自看见对方的感受。如何才能去理解他人,体验到他人的感受呢?答案就是,去“看见”自己和他人之间情感的流动。不仅要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身体去体会对方的感受,在脑海中看见对方的形象。

    14.

    儿童的道德发展普遍遵循这样一个过程——从利己主义到遵守原则。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 道德成规前期。孩子在7岁至10岁时,主要会服从成年人的权威并遵守规范,而他们这么做只是因为对赏罚有预期。(2) 道德成规期。从10岁开始,孩子的行为受到他人意见的引导,孩子会有服从规范的意愿。(3) 道德成规后期。这个时期大概从青春期开始,是一个比较漫长的时期。孩子们会形成抽象的道德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来行事,以满足自己的良知,而非寻求别人的认可。

    科尔伯格通过研究发现,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从未完全达到道德成规后期的阶段。也就是说,其实我们很多人的道德发展水平还处于孩子的阶段,要么就是害怕惩罚,要么就是服从权威,真正遵循自己内心道德准则的人少之又少。

    15.

    对相继出现的刺激中的后者视而不见或者听而不闻的现象,被称为“注意力瞬断”。它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我们将过多的注意力资源用在了感知第一个目标上,导致没有足够的注意力资源用于察觉下一个目标了。

    注意力分为两种,选择性注意、觉知性注意。选择性注意的作用是让我们从周围环境里的海量信息中解脱出来,只关注那些相对重要的事情。而觉知性注意是一种开放的、不予评判的觉察能力,指的是对任何视觉、听觉、触觉信息都不加批判地进行接收的能力。

    按照正念的创立人、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的乔恩·卡巴·金博士的观点,正念是我们把注意力有意地、不加评判地放在当下时所产生或者涌现的那份觉知。

    ABC正念:A是aware(觉察),即更好地觉察自己当下的状态;B是being with(全然接受),即接受自己当下的状态,而不对它做简单粗暴的判断或者试图强行改变它;C是choice(选择),即在这种心平气和的觉察和接受的状态下,用理智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状态。在ABC正念练习过程中,练习者需要关注三个要素: 主动关注、不做评判、理解当下。

    把自己的思维和自己的身体分离开,让思维观察身体的状态,就是正念试图达到的目标。

    我们可以从身体、情绪、认知、全观这四个方面进行正念练习,即做好身体觉察、情绪觉察、认知觉察、全观觉察。

    【附录】

    1.全世界的人里,你最愿意与谁共进晚餐?

    2. 你想出名吗?用什么方式出名?

    3. 打电话之前,你会先考虑一下措辞吗?

    4. 在你看来,完美的一天应该是什么样的?

    5. 你上次一个人对着镜子唱歌是在什么时候?对着其他人唱呢?

    6. 如果能活到90岁,你愿意在30岁的心智和30岁的体魄中选哪一个?

    7. 你曾预感到自己会以某种方式死去吗?

    8. 列出你们的3个共同点。

    9. 什么最令你感激?

    10. 如果能改变成长过程中的一件事,你要改变什么?

    11. 用4分钟告诉对方你的人生经历,尽可能详细。

    12. 如果明早醒来后你能获得某种才能或品质,你想拥有什么?

    13. 如果水晶球能告诉你一切事情,你愿意知道吗?

    14. 有没有哪件事是你一直想做但没做的?为什么?

    15. 你人生中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16. 一段友谊中,你最看重什么?

    17. 你最宝贵的回忆是哪一段?

    18. 你最糟糕苦闷的回忆是哪一段?

    19. 如果生命只剩一年,你愿意改变现在的某种生活方式吗?为什么?

    20. 友情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21. 在你的生命中,爱和情感扮演什么角色?

    22. 互相说出对方的5项优秀品质。

    23. 你与家人的关系怎样?你觉得自己的童年比其他人更快乐吗?

    24. 你与母亲的关系如何?

    25. 用“我们”开头造3个句子,比如“我们俩在屋里,感觉……”。

    26. 把这3个句子补充完整,比如“我希望和某个人在一起,分享……”。

    27. 如果你们准备成为亲密的朋友,告诉对方有什么重要的事是他(她)必须知道的。

    28. 如实告诉对方你喜欢他(她)的哪些方面,说点平时你不太会讲的话。

    29. 告诉对方你遭遇过的尴尬时刻。

    30. 你上次在别人面前哭泣是在什么时候?独自哭泣呢?

    31. 告诉对方,你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他(她)身上的什么品质?

    32. 你觉得哪些事情是不能开玩笑的?

    33. 如果今晚你将离世,而且没机会与任何人告别,你最遗憾没和谁说说话?为什么这些话你至今都没告诉他(她)?

    34. 假设你拥有的东西都在一幢房子里,现在房子起火了,你拼命救出家人和宠物后,发现还有一次机会可以返回火场,你愿意拿出什么东西?为什么?

    35. 在所有家人中,谁去世最让你难过?为什么?

    36. 就一个私人问题请教对方,如果换作他(她)会怎么做?然后告诉对方你的想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周读本书】《不要挑战人性:史上20个经典人性实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ic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