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返程回家的火车上遇到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因为做的是普通车,允许有站票,我们又正好在六车厢,距离7号餐车非常近,因此我们的车厢里人就格外多。
有祖孙俩坐在了我们的对面,是一位奶奶带着上幼儿园大概四五岁的小孙女。小孙女儿胖悠悠的,一看就感觉这孩子应该有一点问题。我不是故意想给她贴标签,而是有的孩子你可能只要看上一眼就会觉得他大概是有问题的。小姑娘喜欢把手放在嘴巴上,奶奶就一直批评她说把手拿开,太脏了,但是几乎没有效果。一会儿,乘车员兜售快餐,小姑娘就嚷着要吃,奶奶嫌贵没有给她买。之后又说:“明天回家,你该上幼儿园了。”孩子立刻闹脾气,说偏不上幼儿园。祖孙两个不停地在争执,坐在他们对面的我不知道该怎样面对接下来的旅程,想想一定是不安稳的。
这让我想起了前几天文质老师说的一件事情,他坐车时也遇到一位老人带着孩子,爷爷拿不知道在公共场合要懂得礼貌的孙子毫无办法,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和此时此刻的奶奶是非常像的。
虽然车上的人很多,但是好在我有座位,管它周围的纷杂凌乱,索性拿出文质老师的《迷恋的教育学》,把自己埋进书里去。因为在共读群里接了分享的任务,所以想在分享之前先把这本书完整的看完,了解一下这本书的总体结构。文质老师的书很耐读,一不小心就会很投入地看进去。
不一会儿我发现对面的小姑娘开始有了变化,她从奶奶的包包里,掏出了两本薄薄的小书,好像叫《第一个圣诞节》,像模像样的也翻出书来看。奶奶说:“你又不认字儿,能看得懂吗?”小姑娘不听她的,只管模仿我看书的样子,我翻书她也翻书。其实她的眼睛并不在书上,而是时不时的用眼睛瞟向我这里。
一会儿,对面座位上又来了一位女士,她看到座位上有个女孩在看书,就干脆和自己的女儿换了座位。还没上幼儿园的小姑娘,就很热情的把自己的另一小本书给这位小姐姐看,在他们的交流中,我知道这个女孩已经要上三年级了。于是拥挤的列车上就有了下面的这幅画面。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53262/1f6daa0ad76fce8a.jpg)
从这件事情上我自己其实挺感动的,要知道除了我们的这个画面之外,周围几乎每个人的手上都有一部手机,大家都在低头看手机。小孩子是最容易模仿大人的,你把他扔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可能他就会长成什么样子。
0~6岁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有人说这个时期所塑造的人格,几乎就会影响他的整个人生。
想到昨天在万象城的图书馆的读书氛围,再想到今天在这个拥挤的火车车厢里的读书氛围,不管怎样,作为家长,如果能够有意识的给孩子创设一种这样的氛围,那他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好家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