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未,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这一年春夏交替之际,李商隐的妻子王宴媄病逝,终年27岁。
当时,李商隐正流落蜀中,寄诗回家: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实际上,此时王宴媄已经故去了,他只是还没收到消息而已,等李商隐闻噩耗归家后,王宴媄已经入葬。
所以李商隐写下了: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
多年后,李商隐又写了一首《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很多人说,这首诗是李商隐写给亡妻宴媄的,是对妻子的追思。
因为妻子病故后,李商隐一直未再娶。
李商隐在《辛未七夕》写道: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诗的大意是想来天下的仙人不惧怕别离吧,所以才让世人有无尽的等待。银河之畔落满了彩霞,却要待每年七夕才能凝结一次,让牛郎和织女见上一面。
这离别太苦,这相思太长,时光缓慢,接织女过桥的彩云迟迟没有出现。幸亏有乌鹊填河,才牛郎得见织女,同时还要感谢心灵手巧的女子们,结锦刺绣为他们祈祷。
这一年七夕,李商隐失去了王宴媄的陪伴,一辈子长相思,怀念心中的唯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