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那篇文章在发出来之后,也没有回头在去审读修改一下,不过就个人感觉也知道那里面说将的我自己想要表达的还有一些出入。原本想写的是这样,只是在跟着指点跳跃舞动出来的文字,整个好像就南辕北辙了。如果就从文章的结构和文题来说,就是那样的水准应该还没有到跑题的地步,如果要给自己打一个分数的话,应该还能及格吧。
一个话题如果深入去探究,里面所涉及的问题和知识面会是很大的,如果只是一个截面,又很容易给人带来偏狭之感。所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在做一点补充说明。
从饭桌到饭桌中间流畅的转场,已然成为了一种模式,不需要更多的语言交流,只是一群思想各异,年龄分属于不同的年代,在社会上所做的工作也是千差万别,在口音也许还会有一定的不同。这样一个群体,如果不是在新年的饭桌上觥筹交错,他们是绝少有机会坐在一起摆摆龙门阵,谈谈个人的一些“私密”问题。
我们都是因为属于一个宗族,会是姻亲连接到了一处,最后在酒足饭饱之后,他们又各自回到自己的小家庭,又回到社会身份所赋予的角色。在时间的涤荡中,相信没有人会记住那一餐饭餐是否可口,更不会有人在许久之后还会记得坐在对面那个半生不熟的人的模样。
是的,亲人间如果久了没有走动就会生疏,就会渐渐地越走越远,如果没有春节这个一年一次的相聚,人和人的关系真可能成为《利维坦》里面所描述的那样。有人在竭力的缓和那些渐行渐远的亲缘关系,在酒桌上推杯换盏,喝到酩酊大醉所在不辞。有人在像个看客一样静静地观看着一桌人的谈天说地,始终无法进入这样的一个场域。
大多在亲人间勤于走动的人是年龄大些的人,他们由于出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他们珍视的和厌恶的都具有他们那时年代的特性。在这样的一个时候,也因为他们作为纽带关系,重新捞起了那风雨飘摇的亲情。
网上有人满含幽怨的说道,很不喜欢在过年时那些亲戚间的虚与委蛇,貌似说着关心晚辈的话,进而没完没了的问长问短。如果过年只是这样的亲友间的盘问的话,倒不如不回家过年更自在。
世上事之所以存在,想必一定有它的道理。当然,有道理的事也不代表就一定是对的。过年时间长一点可以在一个月左右,如果安国家法定假日来说,也就是一个礼拜。如果亲情最后必然走向没落,我们在世上能依靠的只是自己,如果从功利角度来说,关系就是拿来为我所用的,如果有现在没用的,也许将来还可能有用。万事留一线日后好再见,也许能这么解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