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意思是:“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内衣。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
什么是团结?这就是团结,强大的秦人,正是因这团结,才能东出成功,才能统一天下。
大到国家,小到家庭,都必须团结。
准确的说,这是一首战歌,只是现在有了国歌的概念,所以有些喜欢历史的朋友,把这首秦人都会唱且最常唱的《无衣》,称作秦国的“国歌”。
《诗经》,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共311篇,作者不详,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先秦时期,《诗经》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周代各地的歌谣;《雅》,周人的正声雅乐,分《小雅》和《大雅》;《颂》,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非常重视《诗经》,将《诗经》作为其门下弟子立言、立行的标准。
300余篇诗歌,为何独独《无衣》被秦人喜欢呢?
因为它的作者是秦国的一位王。
《左传》载:“申包胥乞师于秦,秦哀公为之赋《无衣》”。
这件事说的是申包胥请求秦哀公发兵救楚国,一连哭了七日,感动了秦哀公的故事。
伍子胥,大家都知道是谁,春秋时期的吴国大夫、军事家。
伍子胥的父伍奢曾是楚平王之子建的太傅,因太子受费无极的诬陷谗害,伍奢也受到牵连,他和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
伍子胥从楚国逃出之后,跑到了吴国,发誓要报杀父杀兄之仇。
经过不懈努力,他成为吴王阖闾身边的重臣。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为父兄报了仇。
申包胥是楚国大夫,他发誓复楚,思来想去也只有秦国能够救楚国。
因此前去秦国求救,可当时各诸侯国打几年仗,休养生息几年,谁也不会轻易为谁出面报仇,除非有很大的利益。
帮助楚国一事,秦哀公没答应。
申包胥为此一直哭一直哭,直到哭到第七日,哭的没力气了,秦哀公也想起他了,被他所感动,因此发兵助楚,还创作了那首《无衣》。
当然,《无衣》是否是哀公所做存在一定的争议,但书生更倾向于清王夫之先生《诗经稗疏》里的结论,《无衣》为秦哀公所作。
秦人不跟风,秦王室也不是随便找一首诗歌作为战歌的诸侯王室,这首诗歌若与秦王室成员无关,也不会成为他们的选择。
的确,其中提到了“君王”,申包胥求秦哀公与君王也没什么联系,但谁又规定诗歌一定要根据当时特定的事情来创作呢。
当时创作的诗歌大多是激励和期盼美好等,所以秦哀公作这样的诗歌很正常。
《无衣》是谁创作,不是那么的重要,重要的是这首战歌让秦人始终同仇敌忾,一致对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