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深圳来宝文化艺术品收藏:洪武青花瓷的发展变迁,明代釉里红有什么特

深圳来宝文化艺术品收藏:洪武青花瓷的发展变迁,明代釉里红有什么特

作者: 来宝国际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19-03-25 14:39 被阅读0次

            洪武青花瓷的发展变迁,明代釉里红有什么特点?

     
            洪武朝青花瓷主要使用国产青料绘画,青花颜料有浓重与浅淡之分,但呈色多蓝中偏灰暗,不如元青花浓烟。造型有盘、碗、盏托、执壶、玉壶春瓶、梅瓶、石榴尊等。

            洪武官窑碗类器的足底一改元代切削的习惯,而采用平切,除玉壶春瓶、玉壶春执壶及口径在二十厘米左右的大碗底足内施釉外,其他底足内均不施釉,即为糙底,盘、碗内糙底呈火石红色。

    明代釉里红主要有四种:

    一是以铜红料在成型的坯体上描绘图案花纹,施透明釉后,在高温还原气氛中一次烧成,被称为“线绘釉里红”;

    第二种是在成型后已施透明釉的坯体上。剔刻出游鱼或瓜果等纹饰,再在纹饰内填入铜红釉料,经高温还原气氛一次烧成。这种方法实际上是高温铜红釉的局部应用;

    第三种方法是在暗划花纹处涂抹铜红料,施透明釉后经高温还原气氛一次烧成;

    第四种方法是在已设计图案花纹的空隙处涂抹铜红料,经高温还原气氛一次烧成后,形成红地白化,称为“釉里红拔白”。

    “釉里红”这一名称是相对应“釉里蓝”(即青花)而言,是指以呈色剂为氧化铜的铜红料在成型的坯体上描绘图案花纹,施透明釉后,在高温还原气氛中一次烧成,呈现白地红花的瓷器。

    创烧于元代景德镇窑、处于初创期的元釉里红呈色不稳,步入明代后,景德镇御器厂烧造的釉里红颇为成功。

    洪武朝釉里红装饰多见花卉纹,主要是采取折枝或缠枝形式表现的牡丹、莲花、茶花和扁菊花等,扁菊花纹尤为多见,时代特征鲜明。其次是松竹梅岁寒三友或竹石芭蕉、园林景致等题材。

    军持:

    军持是佛教僧侣用以饮水或净水的器皿,元、明、清时流行,以江西景德镇窑,福建德化窑,晋江磁灶王窑等产量为大,产品主要销往南洋诸国。品种有青花、五彩、釉里红、白釉、黄釉、绿釉等。釉里红军持为洪武时景德镇窑独有。

    此器胎质细腻洁白。器小口,短颈,扁圆腹,肩部置一短流,无柄,造型别致。器身满饰釉里红缠枝牡丹纹,花叶布满器身,釉里红色泽艳丽,绘饰的线条十分流畅。

    洪武瓷器的特点:

    洪武瓷器的胎体因胎土淘炼的粗细之差,胎质表现不一。官窑器物瓷化程度较高,因而坚质细白,稍有厚重感,而民窑器物因火力不足,有类似浆胎的现象,胎体断面呈土黄色,但大多数仍为略含杂质的浅灰色。

    洪武官窑器一般底足刷有白釉浆,薄处泛黄,厚处呈乳白或青色,光泽感不强。有的器足与器身釉面色调不一致的现象,是因器足受火相背不同,熔融时产生变异,或是因底足涂了不同釉料。

    釉里红瓷器在洪武朝盛极一时,与明太祖以红色为贵的礼制有密切关系。

    刘辰《国初事迹》载:“太祖以火德,五色尚赤,将士战袄裙壮帽旗帜皆为红色,……以壮军容。”由此,对御用瓷器当尚红色。洪武以后,釉里红瓷器的生产便渐趋衰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圳来宝文化艺术品收藏:洪武青花瓷的发展变迁,明代釉里红有什么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nv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