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江
一年一年,日子越过越快了。
从年头到年尾,365个日子,是一个一个数过来的。恍惚之间,又觉得日子像是长了翅膀,一飞而过,把那些个不重要的、仿佛重叠起来的日子都呼啦一下掠过。仿佛一眨眼,一年的最后一天结束了,2022,一去不返。
回想这一年,觉得我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听书中度过的。在听书中品味古往今来那么多酸甜苦辣的故事,那么多不同个性不同际遇的人跌宕起伏的人生。
反观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体验到的那点人间悲喜,实实在在算不得什么了,若真要写出来,必得绞尽脑汁、添油加醋、虚构编造,或许才能入得读者法眼,间或有几人愿意稍作停留,走马观花看个大概。而那一番劳心劳力营造出的喜悦或凄凉,却是现下的我发自内心不想体验的。
既然不想,就不勉强。因此,这一年,自己笔下的文字是越写越少了,有时,纯粹是东扯一句西扯一句,凑几行字在简书略做敷衍。
那些曾经特别想写的东西,都好好地封存在那里,和我如今笔下的文字半点不沾边。或许,那些计划也将永远封存了。到了一定的人生阶段,想法也随着日月交替在改变。年轻时愿意不断逼迫自己,努力去尝试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现在却是完全不同的想法了。
一些字词会在头脑中反复出现:安全,安静,安和。尽量减少伤害。不去伤害别人,也小心防范来自别人的伤害,包括亲人的和路人的。看一看周遭的那些喧嚣,就会明了,亲人间的伤害有时比陌路人更难以抵御。
把很多事都看淡一些。依着自己的能力来,不再逞强。除了对父母可以不计后果,全力以赴,委曲求全,别的,都要量力而行。
2022这一年,字写得少了,却越来越喜欢算数了。越来越意识到,安宁的人生其实是和数字相关的。所以,该算的数都要仔仔细细好好算。
先生的数学比我好得多,但他只是把数学的公式原理背得滚瓜烂熟,把解题的技巧讲得头头是道。但凡有关生活的琐碎数字,他都一概忽略不沾边,所以,那些零零碎碎的数字只好由我来认真算。
欣慰的是,我觉得自己成了一个小学生,越来越喜欢算数了,一点也不觉得加加减减乘乘除除有什么烦心。黑皮本子上留下的一串串数字,数学老师不一定看得懂,但是我自己心里却是清清楚楚。

幸福生活是和记在本子上的数字正相关的,换句话说,这些数字太多太少都不好,适合自己的才刚刚好。
安宁生活原本不易,把握好平衡最是关键。每个人内心里其实都渴望着有些被动收入,管道学说我也是早早就认同的,从年轻到年老,每个人都要努力去搭建自己的管道收入,即使是涓涓细流,经过时间的变幻那种汇聚也是不可小觑的。
数字伴随生活,多亦好少亦好,内心安然踏实最好。数字随着岁月或快或慢地正向增长,比轻飘飘的文字看起来更管用。但好的文字本身就是一份悠长的管道收入,这个,努力码字的人都知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