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史札记——殷本纪(六)

读史札记——殷本纪(六)

作者: 已锁定 | 来源:发表于2023-11-16 09:02 被阅读0次
《殷本纪》节选 《殷本纪》节选

中宗之后,又开始了平庸到衰落的一段。先是中宗之子帝中丁即位,进行了一次迁都。中丁之时,河亶(dǎn)甲进行了一次迁徙,河亶甲是中丁的弟弟。

祖乙迁于邢。这个祖乙是河亶(dǎn)甲的儿子,这里特殊交代了中丁之时,河亶甲和祖乙这对父子的迁徙行为,相当于剧透了。从这里也能看出,殷商的迁徙不仅限于帝王,王氏成员可能都有迁徙居住的习惯。或者说整个王室可是看成是半分散状态的游牧群。

中丁之后,另外一个弟弟短暂接班,之后河亶甲即位。河亶甲时,殷复衰,具体的原因还是未知。

另外一个问题,太史公在记述这些帝系传承时没有给出年份,应该是他对于看到的原始资料中就没有这部份纪年的记录。

《殷本纪》节选

河亶甲之后,帝祖乙即位,光速中兴。那么这对父子的故事似乎就有点微妙了。父亲儿子各自迁徙到一个居住地,父亲接哥哥班然后衰微,儿子接父亲班时候后复兴。可惜没有更多的史料,细节太少。但是太史公对于这段的记载有点让我们好奇,殷商上层的组织形式到底是什么样的。看似帝王的家族成员,主要是弟弟或者儿子,都主动或被动的进行迁徙,建立自己的势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候巫贤出现了,据传是雍己时的巫咸之子。

祖乙之后又经历了一次帝位传承,我们略过。

《殷本纪》节选

可能太史公也怕我们看乱了,来了段小结。

从中丁到阳甲,一共九世,虽有祖乙的短暂中兴,整体还是在一个大的衰退周期之中。而衰乱的主要原因呢?“弟子或争相代立”。一言以蔽之,继承制。

简单说说继承制的问题。谁来继承家业,对于一个家庭都至关重要,更遑论国家。中国文化源流上,有禅让制和父子继承制两种源流。

这两种继承制度的关系,我认为不是简单的先后关系,可能在不同体制中有着较长时间的共存。简单来说父子继承制主要存在于部落国际阶段;而禅让制主要存在于部落国家联盟之中。

那么在殷商历史中,有着很强存在感的兄弟继承制,基本上就很少出现在华夏系统的早期历史了,兄弟继承制主要在什么族群什么历史阶段呢?我们最熟悉的肯当是匈奴为代表的游牧民族了。

“弟子或争相代立”这种事情,春秋战国及更后世的历史中都有表现,但是作为一个文明政权的典型特征,恐怕还是让我们对于殷商文明的底色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相关文章

  • 读史简论三(殷本纪)

    读史简论三(殷本纪) 自契至汤,凡八迁。以河水改道,土壤退化,夷人凌侵,地少食众故也。 时人曰:汤...

  • 读史——《史记·殷本纪第三》

    1.殷商的帝王名字真是无力吐槽: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天干做名字真的好记吗。 2.汤捕猎的思想和姜...

  • 读史简论五(秦本纪)

    读史简论五(秦本纪) 蜚廉、恶来,赢姓子孙也。蜚廉善走,恶来有力,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武王伐纣,父子与纣俱...

  • 殷本纪

    《殷本纪》出自《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作者为我国西汉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从公元前1...

  • 殷本纪

    帝喾的次妃简狄吞吃玄鸟蛋而生契,契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舜帝任命他为司徒,本着宽厚的原则,施行五伦教育,最后被封在商...

  • 十二本纪 · 殷本纪

    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

  • 读《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评史)

    南河沙读: 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始伐之。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伊尹曰:“明哉!言能听,道乃进...

  • 《史记•殷本纪》之殷商盛衰史

    殷之始祖名曰契 其母名字为简狄 帝喾妃中位居次 食玄鸟卵孕生之 大禹治水契功高 帝舜命其掌五教 赐姓为子封地商 百...

  • 看《吕思勉读史札记》

    《吕思勉读史札记》是作者史学论著的一个大集,这一本《吕思勉读史札记》是后人根据吕思勉先生的笔记和论著整理而成...

  • 读史简论六(秦始皇本纪)

    读史简论六(秦始皇本纪) 近人谭嗣同有言:二千年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史札记——殷本纪(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pe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