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偷过的懒,都会在将来加倍归还。所以别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但现在年轻人明明已经很努力,却还是要被阶层固化扼杀。
初春的北京乍暖还寒。
在来北京前,为了避免裸辞,我也曾做了些准备,包括通过内推拿到了百度产品的面试机会。
但因为自身的原因,抵达北京的时候我就推掉了那来之不易的面试机会。
春节回来过后,各大公司开始招聘,很多应届毕业生也开始寻找工作。
来到北京,我并没有急着去找工作,即便错过了百度的面试机会,也不曾担心被应届毕业生们抢了工作机会。
半年前,我也坐在面试官的位置,面过一些前来应聘的求职者,其中不乏应届毕业生,当时问了他们很多问题,也回答了他们很多疑问,百味杂陈。
看着他们离开最舒适的校园,小心翼翼地观望着社会,不假思索地做出可能影响一辈子的选择。观察他们简历里面的每个细节,聊上十来分钟,你会对一个应届毕业生有了基本的了解。
有的人合适,会多聊一下。有的人不合适,会适当地给一些建议。能听进去的人,可能会发展得更快,听不进去的也不见得过得不好。
从深圳到北京,你可以选择走路,而我一定选择坐飞机,结果一样,但我需要更快。
在同龄人的眼里,我是那个幸运坐上航班的人,过去三年,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创业小白,通过努力稍加幸运,曾经拥有自己的公司,担任过初创公司的产品合伙人,这一切,比我原来的规划快了十年。
但现在我还是选择再择业,因为我需要更快地成长。离职后我总希望能加入大的平台,我需要多维度提升自己。
从深圳来到北京之后,我开始享受这三年里最长的一次休假,二十天左右。身边的朋友就跟我说,别再浪了,收收心把精力放到工作上。我觉得这个意见价值千金,不就是他们在上班的时候我在休假嘛(其实我知道他们都在希望我能够尽快回到正常轨道),为了让大家心情好一些,也为了自己的经济情况好些,我决定开始找工作。
在开始找工作前,朋友们不曾担心我找不着工作,毕竟有过几年的创业经验。其实我心想也是如此,只是在观看不同平台的不同机会而已。
我们总担心自己的简历不够华丽,无法吸引用人单位,总是想尽一切办法美化简历,而我们却永远不知道自己的简历是怎样被丢进垃圾邮件从此不再被打开的。
太多的问题困扰着年轻人。而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能够向心仪的公司投出简历并获得面试机会已经是来之不易的事情了。
很庆幸,几天前,接到美团网的面试邀请电话,旅游酒店事业部的产品运营岗位。
我也特意感受了一番北京地铁是有多拥挤的。来到望京美团大厦已经是10:10,离面试约定时间还有20分钟。签到之后行政递来一张表格,但刚坐下正准备动笔时,就被带上了上楼。再坐下填写到大概三分之一左右的时候,通知我面试的HR收走了表格,把我带进了会议室,等待面试官的到来。
等待了一段时间,面试官急急忙忙的进来了。她看起来行色匆匆,是挺忙的。我看了看手表,10:53。把门关上那刻,算是面试开始了。
我正准备介绍自己的履历,她突然打断了我的话:“原来你曾经创业过?”
“嗯,是的,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创业”,我回应道。
我把这三年做过的事情以及掌握的技能都介绍了一遍后。她说:其实我们之前也没在线上聊过,也没想到你曾经创业过。其实我知道她接下来要说什么,担心我不稳定。
而从内心来说,我是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的,希望在不错的平台长时间沉淀,从而多维度提升自己。
在整个的面试过程,我和她的较量也集中在创业经历上,最后才勉强让她相信了我会长期留下来,其实这点上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任何一家企业都希望人员稳定。
她突然问了一个关于业务方面的问题。郑州是一个旅游不发达的城市,人们前往该地多数是出差,在这样一座城市,有什么办法可以提升某段时期该城市酒店在平台上的“间夜”。
老实说,我并不怎么了解酒店行业,甚至什么是“间夜”也不能理解,后来追问了两次,才弄懂了个大概。
简单说就是每夜被租用房间的数量。但尽管弄懂了这个代名词,但这个问题我也没有很好的回答,这也许是我的不才吧。
我听懂了旅游酒店事业部是做什么的,她也清楚了我的履历情况,我想这应该是准备和平“分手”的时候。她突然说:“看了你的履历,我觉得你更适合我们另外新成立的事业部,我帮你推荐一下,你等我一下,我去找那部门的同学过来”。
我想,也挺好,反正了解完旅游酒店这个板块,自己也确实不怎么适合,我连忙说了几声谢谢。
她拿着我的简历关上门离开了。
过了大概二十五分钟,突然接到通知我面试的HR的电话,电话里头说道:今天的面试结束了,回去等待通知吧。
what happened…这样就结束了吗,结束面试这句话不是应该面试官来说的吗?
其实我可以接受不被录用的结果,用岗位不合适甚至能力不足的方式这么直接的方式来结束这场面试很正常。但为什么让我等了将近半小时后才来一个电话通知,我一头雾水。
值得注意的是,等待通知这句话,并不是刚提到的面试官回来会议室当面和我说的,而是HR在办公室打电话来通知的。
我不知道这是为了彰显贵司各岗位的分工明确,还是贵司这位面试官对我这位求职者的时间不那么在意。以至于让我等待半小时后,也不值得你走一趟,当面来告知我结束面试。
这大概就是我在美团网一小时经历的面试,而事实上很大一部分时间我都是在等、等、等。
(上图是美团网在拉勾上的综合评分,以及部分应聘者面试后的留言信息,其实在互联网公司里面的,评分真的不怎么高。)
其实,关于找工作、跳槽、薪水、上升空间等,这都是永恒的话题。
无法进入自己心仪的企业,原因有很多。
“学历很漂亮,但没有什么经历。”
“学历没有竞争力,也没有专业能力。”
“为什么每段工作经历都不到一年,这样频繁换工作,会比较担心。”
... …
作为求职者,我可以接受用人单位的不录入,但希望用人单位与求职者能够相互尊重。
求职者准时应约是对用人单位的基本尊重,用人单位充分的考核也是对求职者相应的尊重。我可以接受贵司的建议以及面试情况评价,但请面试官当面告诉我,而不是在长时间等待后等到的是HR的电话通知面试结束。
或许你真的很忙,也或许你觉得我不值得你再走一趟,你一天需要面试那么多人,时间是挺宝贵的,但其实,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同样宝贵的。
当然,也许这种情况可能仅仅是个例,对于混迹职场多年的人来说也可能不值一提,我也真的希望这仅仅是个例。机会是稀缺的,但相互尊重是每场面试都应该是不可缺的。
时间从来都是一副公正无私的面孔,曾经我也站在你同样的位置,对年轻的求职者进行面试,我不仅给他们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我们也做到了基本的相互尊重。多年后,也许我也会再次站在同样的位置,对你进行面试,但我依然会对你提供充分表现的机会和基本的尊重。
不怎么样的25岁,谁没有过。
根据二八原则来说,在25岁已算成功人士的也只是少数。每个还未成功的人都还是无限可能。
我们只是还未成功,并不是不会成功。
不是每个人的25岁都应该事业有成,没有了偏见,留给自己的就是无限。
最后,
如果有懂的人带着你玩,不那么介意你的曾经,给你时间,给你机会,记得珍惜便好。
我是一个会弄笔杆子的求职者,很有耐心地在寻找一个合适的平台以及一个机会。
作者:梁几 校对:leanne
投稿:www@liangji.news
头条号专栏作者,新浪头条文章签约作者梁几。主张“不放弃、不妥协、不迎合”的独立思考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