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大约用时一个半小时看完《成为作家》第八至十二章。
第八章批评自己的作品。总体目标就是要用自己的品味和判断力跨越写作的陷阱,早日驾驭自己的写作特点,保持一个良好的,持续的,令人满意的状态,朝一个伟大的目标稳步地,不间断地提升水平。要严格要求自己,还要善待自己,一味的指责和漫无原则的自夸,都毫无益处,要学会如何对自己的进步,保持友好的批评的看法,采取何种适当的步骤,使自己接近目标。
需要注意的有几点:
当开始锤炼写作风格的时候,不要有任何约束,一定要把那些通常能吸引你的书弃置一边(写自己的东西)。
绝大多数作家之所以著述丰富,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简单健康的日常生活,只是偶尔放松娱乐一下。
生气、嫉妒和沮丧是灵感之源的毒药,这些处于萌芽状态的迹象消灭得越早,写作就会越好。
第九章像作家一样读书。本章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养成批评式阅读的方式。用书中的话来说,任何一个对成为作家感兴趣的人,都对自己读过的每本书有一定的看法,而不仅仅是把读书作为一种娱乐。 给出的方法是要像作家那样阅读唯一的途径就是任何东西都要读两遍。第一遍是粗读,第二遍是提出问题的去读,记住任何吸引你的章节,不管什么原因。尽可能的分析能够吸引自己的原因,回答的越具体越好。
如果带着批判的眼光认真地阅读,我们从中所获得的激励和帮助是无穷的,要全神贯注的阅读,注意书的节奏,仔细寻找他的独特风格和喜欢用的词,自己判断是否值得在自己的写作练习中加以尝试。读书就必须把作者写得最好的,学到手,写的最坏的,避免掉。
第十章关于模仿。主要意思就是,当发现别人的写作里面有对自己有用的东西的时候,只有在完全熟悉和接受了它们,并且让它们成为自己的东西的时候,才可以在作品中使用。
不管读什么都要细心留意那些恰如其分的用词,熟练自如的处理场景之间的变换,写得恰到好处又不着一字来传达两个场景之间的时间推进,一个好的作家就具备这种恰如其分的本领。
第十一章学会重新看世界。主要的意思就是:不要让自己陷入漠不关心和单调乏味的状态,要让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能够为自己所用。给出的方法是:始终保持昂然的兴趣和生动的记忆,要像一个敏感的孩子,看到不断扩展的新世界一样。换句话说,就是要让自己用孩童的眼光,重新发现我们这个世界。
第十二章原创性的源泉。在创作道路上通往成功的关键就是原创性。诚实是保持作品连贯性的最好源泉,如果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如果你清楚自己对生活中绝大多数主流问题的真正看法,你就能够写出诚实的原创的,并且是独一无二的故事。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能够做的贡献只有一个,能够为人类普遍的经验之池注入我们从各自角度看世界所得到的点滴体会,从某种意义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成功的作家,他们都有自己一个独特的视角,都传达出了自己对世界的描写,他们的作品直接来自于没有偏离自我,没有经过扭曲的人格,像所有伟大的作品一样直率而充满力量。
怎么做到这一点?事实上,只有两项基本法则,其一,小说家应该只处理他力所能及之事,无论字面上或是修辞上,其二,一个主题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作者能够从中发现什么,以及他发现的深度。换句话说,赋予写作以最终价值的是洞察力和真知灼见,只要写作时头脑清晰,思想诚实就不会落入俗套。(并不是只有把小说人物放在一个以前做梦也想不到的戏剧情节的中心,才会让故事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最好的书来自最坚强的信念。你能够写出任何生动形象,足以引发你感慨万端之事。如果一件事对你的吸引力达到了这种程度,说明它对你是有意义的,如果你能够发现其中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你就有了创作故事的基础。
下午看书有些分心,花了大约一个小时看了两章。
第十三章作家的休闲。
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在写作期间要留出适当的空白期,让思绪有一个好的环境来完成自己的作品。不要看书,不要和同行做过多的讨论,尽量少的迷恋书籍、剧院和电影,也不要和别人谈论即将下笔的故事,因为一谈完构想,那种迫切的要把故事写下来的冲动,可能就消失了。
在现在的生活环境里面,还应该加上尽量少用手机,这一个最大的干扰因素。
总起来用书中的一句话可以概括,就是用一种无字的休闲状态,让思想集中于作品的构思。
第十四章练习故事。
本章主要讲了三个层面的意思:
一是动笔写之前要把自己书里面将要写的这些人物列出来,一个一个的思考,再把它们合在一起,我们应该为那个故事做一切的努力,包括运用理性思考和无意识的冥想。对一些小说中不一定会写到的东西,也要非常的熟悉,这样我们笔下的人物才会更加真实可信。
二是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快速地写,对写作的过程留意越少越好,尽量轻松快速的工作。要减少重读的次数,只要时不时的读一两个句子,确保在正确的轨道上就可以了。书中提到了一个具体的方法,就是把故事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写下来,这样可以用第一句话作为跳板,延伸故事,用最后一句话作为木筏引领前进的方向。
三是作品完成之后,要把它搁置一段时间,确保自己能够客观地阅读它的时候再来看,这时采取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批判式的阅读。阅读之后你会发现,写下来的东西和原先的意图相比,或有过之,或有不及,你的理性部分对此作用很小,你的无意识对此贡献良多,比你可能相信的要更多一些。
总体来说,我们意图直接利用无意识,而不是简单的通过联想用一些有限的想法唤醒他,再者,如果我们想找到自己的风格,就必须摆脱身边任何例子的影响。
晚上大约用时1小时20分钟看了三毛六篇文章。
我是第一次正经阅读三毛的书。今天感觉非常惊讶: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的女人,这样令人感动的率真直爽又通透世情的女子。可惜再没有机会跟她做朋友了。
她的幽默风趣都是带着欢笑的,她的文字个性飞扬。比如《沙漠中的饭店》;她为人洒脱真诚,还有一点小女人的狡黠,比如《结婚记》;她悲天悯人又从不高高在上,她是行走凡尘的慈悲者,比如《悬壶济世》《娃娃新娘》;她童稚好奇,一派天真,比如《沙漠观浴记》;她英勇机智,爱情炽烈,比如《荒山之夜》。
夜已深,期待明晚的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