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的文章永远都不会看了。
今天早上出门前,
听到爸爸边刷朋友圈边随口说了这么一句话,
事实如此。
![](https://img.haomeiwen.com/i4300155/3cd43d4fb3b0a247.jpg)
不管是打着及时学习的旗号还是出于评测一下朋友圈各路大神欣赏水准的目的,我们每天都会手机不离身的随时刷着朋友圈,快速翻看人家转发或者公众号推送的各类文章。
一旦遇到了自己喜爱的就会忍不住触屏点下“收藏”键,并告诉自己“到时候再好好研究”。
然而并没有。
至少我没有。
我忍不住点开了收藏夹才发现自己几乎没有回看过任何文章,更别说查相关的资料做相应的实践对收藏的文章里论述的观点进行求证,甚至有些文章已经查找不到了。
是因为太忙吗?还是因为互联网带来的大量信息日复一日的扑面而来,让我觉得吸收新讯息比回看旧文章产生的效能要高得多?
至于我的爸爸妈妈呢?
需要“全国人民引起高度重视”或者“十分钟之内必删”或者“转一下福泽三代”的各类文章撑足了收藏夹却没有时间消化。
因为每天各种老友群总有人分享更好玩更值得收藏的文章。
人总是喜新厌旧又嫌时间太少。
还记得我刚开始大量收藏文章,是两年多以前,那时候牛顿刚刚刚出生。
作为一个新手妈妈,我一边手忙脚乱的应付软啪啪的牛顿出现的各种状况,一边见缝插针的关注各类育儿公众号。
只要牛顿一睡着,顾不上自己严重睡眠不足,顶着两个巨黑的眼眶我就开始刷育儿文章,然后不停的筛选、收藏。
从“最全中国宝宝发育指标”到“防止婴儿吐奶的十大方法”,从“配方奶选购指南”到“宝宝秒睡攻略”。
眼看着我的收藏夹望不到边,我却还是那个慌手慌脚的新手妈妈。
虽然现在我照顾牛顿得心应手,我只能说那是我苦学来的。看育儿书、报实操班我从未落下,笔记本都记满了好几本,没事还会参加育儿讲座,乐此不疲。
至于朋友圈里的收藏夹,关键时刻我从未求救于它。
互联网的出现对大众的学习构建了一种障碍,它甚至摧毁了我们深度思考的能力。
它让我们不断点击不断快速选择,却没有时间也无法静下心来与知识产生互动,所以阅读量的大幅攀升对我们的知识储备并没有产生多少积极影响。
我们总是在刷新朋友圈,
总是在接受新的信息、
总是在分享新的概念、
总是在占领新的思维高度,
却依旧感觉自己知识匮乏,不懂表达。
还是那么不会沟通,
还是那么出口磕巴,
还是写不出好的文案,
还是一上台就全身发抖腿打颤。
![](https://img.haomeiwen.com/i4300155/6eb365cf2392aa43.jpg)
明明收藏了那么多好文章,
却仍然做不好PPT、
教育不好孩子、
避免不了跟爱人的争吵,
说服不了自己顺其自然。
从今天开始,整理自己的收藏夹,
找回当初收藏那些文章的理由,
将精髓记录并整理清楚,
并与自己大脑中原有的知识网全面链接,
这才是学习的正确姿势。
愿大家能收获越来越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