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天下事,三农早知道!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春节蔬菜涨价已经是一种常态了,就是简简单单辣椒、茄子什么都能卖出个不错的身价。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过节的一些菜品需要这些配料,也就形成了这个春节特有的场景,部分蔬菜的价格随着肉价大涨后大落的情况。

让我们来看一下早上的一些信息:
1、青椒从10元/斤,下降到2.5元/斤,降幅达到75%;大葱从5元/斤下降到1.5元/斤,降幅达70%;茄子从7元/斤下降到3.5元/斤,降幅达50%。
2、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极端的现象呢?我们可以从下面4个关键点找到解释。
- 第一、蔬菜的价值并没有达到猪肉的价格,想把蔬菜当猪肉卖的投机行为是不能长久的。毕竟,大葱价格炒上天了,不吃又何妨。让它飘吧!
- 第二、年起的大量需求已过和年后的批量企业需求还没跟上,市场供给充足,蔬菜的价格自然逐步恢复理性。
- 第三、消费者对蔬菜的投机行为反感,集中抵制的行为已非常明显了,这点在大葱上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有价无市最后烂掉的大葱不少。
- 第四、雨水过后,冬雪消融,气温回升,大田蔬菜已经开始上市,市场供给充足。另外,国内近期蔬菜主产区没有大范围的雨雪天气,运输顺畅,也保障了蔬菜的供给。

荳子说:在我看来,农业需要回归本质,切莫贪图一时的利益而破坏市场,这点在泰国被退回900万吨大米以及近期禁止进口台湾的菠萝等事件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只有过硬的质量,长期稳定的供给,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农民才能真的赚到钱。

像一位网友说的:“我没钱,只要吃饱就行,啥东西炒着没边儿我就戒掉,没米没面没水不行,其他啥菜涨得没边没钱人不吃也罢。估计和我一样的不少呢。 ”
可见,人们对于投机蔬菜的印象是很不好的,那么你对整个话题又有什么自己的见解呢?欢迎给我们评价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