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

作者: 红色木马 | 来源:发表于2016-07-18 21:50 被阅读43次
赶集

我结婚后,住在山东婆家。

婆家在市郊,离市区有段距离,却也不是农村,只有少量的土地可以耕种。人们需要很方便的买到蔬菜、日常用品、衣物等。所以,这里还保留着赶集这样的交易方式。

早上五点,天已经亮了,只是还不见太阳。门前,听到三五成群的太太们陆陆续续的往西边去赶集。

她们有的拉着小车,优哉游哉的走过,边聊天,边和道路旁早起的人们招呼着:“去赶集呀!“、”我已经赶集回来了。”此般悠哉的基本是老太太们。

有的骑着电瓶车,风一样的过去了。此般速度的是妇女们。她们可能赶集完了还要回去做饭吃,然后要去上班的。

偶尔也有别村的人们,来赶集。找不到路,来打听的。

集市设在村子西头的大马路两旁。原本,村子里搭建了一个蓝顶大棚,但是大家嫌里边没有阳光,也坑坑洼洼的。后来,大家都习惯了把摊位支在马路两旁。

原本10来米宽的马路,摆上摊位后,中间的过道只能容3个人并排走过。天气好的时候,过道里熙熙攘攘的挤满了人,如果骑车从中间过,是很费劲的。

村里的集是每月阴历逢二、逢七,基本上是隔5天一个集,碰上月末没有30日,中间间隔4天的话,就是小集,小集则相对来说卖东西的人就没那么多了。

集上,基本日常需要的东西都能买得到。而且价钱很便宜。

蔬菜、水果、鱼类、糖果、干货等等,一应俱全。有的蔬菜是农家自己种的,卖的则更便宜。卖完之后,还可能再捎带着送你点别的。有的菜是从批发市场批发来的,一卡车拉过来,插空停在路上,放着喇叭吆喝,这种基本上是走量的,也卖的便宜。

在最南边,还有卖衣服的,买一件衣服,便宜的有5块、10块的,你可以先拿回家试试看,合适不合适。不合适的话,可以拿回去再换换。

南边入口处,还有卖日常工具的,扫把、撮箕、刀具、脸盆、纸巾、儿童玩具等等。

有时候,买东西的带的钱不够了,你也可以先拿着东西回家,一会儿再送钱过来。大家都是彼此信任的。

卖东西的也不会段紧缺俩,因为这集你骗人了,下一个集人家就可能找上门来。关键,如果,你这样做了,不一会,村里人就都会知道。除非你不想在这儿做生意了,不然,是不会这么做的。

熙熙攘攘的过道里,都是认识的人,也可能卖东西的你也是认识的。因为要再过4天才会赶集,所以大家都会多备一些东西。一趟拿不下,就拿一趟回家,再去买,反正离家很近。

于是,大家一边买一边寒暄着。热热闹闹。

集市一般从早上5点到12点左右。11点的时候,人们开始陆陆续续回家了,卖家们也开始收拾摊位。

这时候,也会有几个人才来。他们想看看还能不能买到卖家便宜处理的东西。

到12点也就散了。

原本拥挤、热闹的街道也就恢复了平静。

相关文章

  • 赶集,赶集!

    如果你没见过在咖啡厅里点菊花茶的,就一定没见过开着SUV,踩着高跟鞋,去赶集的。^O^ 我就是这个人。 为了突破自...

  • 赶集

    1 因为上班,好久没有赶过老家的集了。 记忆中的集,人特别多。 我家所在的村子靠近镇上,我们镇管辖着很多个村子,那...

  • 赶集

    今天,我和爸爸还有妈妈去安邑赶集。 我这ꪣ时想起了一首儿歌,我有一头小毛驴呀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骑着它去呀去赶集…...

  • 赶集

    今早和妈妈去赶集。人多的可不亚于春运,有时候连走一步都极为艰难。大街上商贩们都在吆喝自己的商品。卖水果的,卖菜的,...

  • 赶集

    今天也就是2018年2月12日,农历腊月二十七日,是里村在2017年里面的最后一个集会。 今天早晨我和爸爸、妈妈、...

  • 赶集

    每年正月十三,镇上有集市,每每初八左右就开始陆陆续续地有商家来驻扎了,今天是正月十二,外面已经摆满商品,主干道从南...

  • 赶集

    其实最害怕的事,就应该是赶集吧。 不是因为对对面可望不可及的烤串的焦虑:也不是怕自己的某个不堪入目的场面被熟人看个...

  • 赶集

    择日有亲朋 乡间邀赶集 急车载凉意 风散笑语声 转瞬山水绿 吆喝杂笛鸣 蜿蜒竹篇龙 果蔬诱来人

  • 赶集

    有人的地方便有集。且不说都市门店的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现代在发展,一切在未料之中,如此迅速,始预不可及。大商...

  • 赶集

    看到今天农历四月初八,想起小时候,这个日子是庄稼人收麦子前为时三天的农集大会,扫帚、叉把、牛笼头,村里的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赶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tm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