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四安农村

四安农村

作者: hgwild | 来源:发表于2019-01-27 22:41 被阅读0次

    前言

    四安是我出生、成长的地方,她是江苏省南通市中部的一个极其普通的小镇,曾经全镇以农村为主,仅有一个很小的市集,但随着城镇化进度的加快,四安的农村在渐渐消失,老一辈农民越来越少,新一辈大多数离开了农村,去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四安农村和农民的消失看来已经不可避免了。

    十几年前,我买过一本齐如山先生所著的《华北的农村》,里面详细记录了齐如山先生印象中的华北农村。望着逐渐消失的农村,我也萌发了效仿之意,想把我印象中的四安农村记录下来。这样当若干年之后,我们的农村真的彻底消失了,还能从这篇记录中找到一些当年的真实情形。我不是专业的民俗家,也没有经过什么专业调研,只是凭着自己的记忆写出了这些文字,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还请各位读者多多包涵。

    农作物

    四安地处长三角冲击平原,滨江临海,典型的温带气候,她的作物也是温带气候标准的一年两熟。但不同于北方或南方的是,四安一年两熟的并不是同一种作物,而是稻麦两种,冬春种植小麦,夏秋收获水稻。我们虽然种植小麦,但主食还是米饭,面食在四安农村的饭桌上还是比较少见的,农家种植的小麦主要还是以出售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不再依赖于出售田里的种植物为生,农作物的价值就由农民的经济来源变为日常消耗,对水稻的追求也就由早年注重产量变成了如今的注重口感。小麦由于吃得比较少,现在种植的人家也就越来越少了。

    除了水稻和小麦,四安农村以前还大量种植油菜和棉花这两种经济作物,它们不仅可以卖掉以补贴家用,还能给农民提供重要的食用油、被子和服装。在我小时候(笔者出生于80年代初,农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有不少小规模的油作坊和棉花作坊,农民把自家收获的油菜籽和棉花送去加工成菜籽油和棉絮。菜籽油是农民做菜的必需品,而棉絮可以进一步加工成棉被、褥子或者棉衣。有了这些东西,农民才能好好的过日子。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几乎没人会再盖那种又厚又重的棉被;厚重的棉衣也都被羽绒服替代,棉花的需求就这么消失了。还好大部分农民还是习惯于用菜籽油做菜,所以油菜还是一直有人种。每年五月初,漫山遍野都是金色的油菜花,拍张照片再稍作处理,还颇有些诗情画意。

    种植水稻、小麦、油菜和棉花都需要专门的大块田地,而农村往往还有些小块田地,比如自家房子的周围空地,这些田地不适合种植那些主要作物,农民会把这些田地利用起来种一些蔬菜,以满足日常所需。小厨房里柴火灶,水井菜地屋外绕,组成了城里人羡慕的农家小院。四安农民较常吃的蔬菜包括小白菜、包菜、莴笋、上海青和某种黑菜,这些菜构成四季桌上的主要菜蔬。农民种菜几乎不会用任何化肥,纯用人的粪便来施肥。即使蔬菜长了虫子,需要打药水也能自己掌握时间,打完药水都会等下雨之后才去吃。所以这些蔬菜可以说是真正绿色纯天然。

    除了这些蔬菜,农民还会在自家院子里种其它一些作物,比如黄豆、蚕豆、花生、玉米、芦粟等等,不一而足,完全依据自家的爱好而决定。甚至有人会种植一些水果,不过,由于四安的气候和土壤并不适合种植水果,所以大部分自家种的水果往往歉收甚至无疾而终,并不能如蔬菜一样可以满足家人需求。

    衣食住行

    衣食住行是一个人的生活必需,从人们衣食住行的习惯中就能窥见整个社会环境的特点与变迁。

    四安农村是标准的江浙农村,农民穿着大多也都是些很普通的农村粗布衣,出门办事的时候,农民们才会穿上从集市里买的好衣服,这些都没什么特别的,值得一提的是四安的布鞋。

    布鞋是中国农民最常穿的鞋,布鞋轻便、跟脚、透气,除了冬季,一年里其余时间都能穿。四安的布鞋都是用黑布做鞋面,用多层布料缝在一起做鞋底,考究的布鞋会在鞋底再缝上一层橡胶,这样不仅耐磨,还能防水。四安多雨,橡胶鞋底十分适合于这种天气。

    做布鞋是农村妇女必备的技能,一般几家妇女会坐在一起缝制布鞋,供全家人使用。布鞋其实并不耐穿,稍微穿几次就显旧了,基本上一年左右就会坏掉,没法再穿了,所以妇女们需要每年都做新鞋来补贴家用。

    布鞋的缺点非常多,冬天穿太冷,夏天穿太热,春秋穿脚上出汗,一脱鞋臭不可闻。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现代的鞋子进入农村的生活,布鞋慢慢也就从农民的生活中消失了,现在再也看不到妇女们聚在一起缝制布鞋的了。

    上文已经说过,四安农民以稻米为主食,平时很少吃面。稻米的做法主要就是用灶火烧制成白米饭,偶尔也有人家会把扁豆或者青菜加到米饭里来做扁豆饭或者青菜饭。

    面食虽然吃得较少,做法却更为丰富,比如常见的面条、馄饨,不常见的包子、馒头、春卷,都可以在各家的饭桌上见到。

    四安人早上有喝粥的习惯,喝的粥有两种,第一种是比较常见的白米粥,用稻米慢火熬成,香气扑鼻。另一种是南通特有的原麦粥,把原麦的果实磨成粉来熬粥,这种粥必须用碱性的井水熬制,自来水是不成的,熬出来的粥呈一种特殊的粉红色,并散发出一种非常特殊的香味。四安人还会在粥里再泡上冷饭增加饱食度,如果泡入锅巴则尤其地香。这种特殊的粥香会在四安农村的早上四处飘散,传播一种祥和的气息。

    四安农村做的菜主体属于淮扬菜系,但与标准的淮扬菜系有很大区别,因为掺杂了一些鲁菜的做法,做出来的菜并不具有淮扬菜的精细与美观,而是更加粗粝和大块。肉和菜都切得很大,吃起来很过瘾,主要的做法为加酱油进行烧制,比如烧肉、烧鱼、烧鸡等,虽然味道变换不大,但能满足下地干活人的大胃口。

    四安农村一直保留着使用炉灶的习惯,每家砌灶是一件大事,需要找专门的砌灶师傅来,大约两三天才能砌好。标准的炉灶包括两个放大锅的炉口、放柴火的灶膛与其下方的灰膛,烧柴出来的灰渣会落到灰膛里,不会影响灶膛的使用,还有一个烟囱,以及一个铁锅(一种利用两个灶膛的温度来烧开水的小锅)。烧灶的柴火主要是各种谷物的秸秆,比如稻杆、麦秆、油菜籽杆、黄豆杆等等,顺应时节变化,有什么用什么。

    炉灶上用的锅都是专门买的大铁锅,用来做饭会有一种特殊的香味,所以直到现在,虽然家家都普及了燃气灶、电磁炉、电饭锅等等更方便的电器,农民们依然喜欢用炉灶来烧饭、煮面。

    四安地处长三角,农民们住的房子自然就是标准的长三角样式,房屋多为一层,一字排开若干间。屋顶为人字形,上铺青瓦,有屋檐外露,利于排水。墙壁中空,窗户只有一层玻璃,且并不密闭,利于通风透气而不利于保暖。

    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们也开始慢慢建起了多层小楼。四安农村的小楼多为两层,房屋样式也千变万化,人字形屋顶和平顶都有,甚至加上了全封闭门窗和铁围栏,铺上了各种式样的瓷砖。这些被称为“小洋楼”的建筑取代了砖砌泥涂的瓦房,散落在乡村的各个地方,也就没有以前农村的那种味道了。

    早年农村人很少出远门,日常走远点的话也就是到镇上赶集,步行最多不过一小时,所以出门多采用步行,而今交通工具十分多元,从自行车到电动车、摩托车再到汽车都有人使用。因农村道路狭窄,轻便快捷的电动车最受青睐,几乎男女老少都会骑,开汽车的多是从城里回来探亲的人。

    四安的道路早年都是泥路,坑坑洼洼本就不好走,若是下雨后路上就全是泥水,一脚踩下去能陷到脚脖子,所以雨天出门必须穿雨靴。现在连接村落的泥路已被水泥路取代,只有田间地头还余有很窄的泥路。

    四安地处水乡,境内水网林立,所以桥就成了交通要道,各个村组之间往往以桥相隔。四安农村的桥多是平板水泥桥,桥上没有栏杆,很容易掉下去。四安有一道拱洞石桥——王家桥,颇有年代,桥下有挡水的泥堤来分隔两个水道。犹记得小时候放学回来经过此桥,经常从桥上往下跳,跳到泥堤上,以此来比谁更勇敢。后来整修道路,大多数水泥桥都重新建造,加上了栏杆,王家桥却依然保持原样,也许是想给过去留个纪念吧。

    布局

    一直以来,依托于农村的封建家族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往往一个村子都是同一家族的人,四安的农村也是脱胎于这种家族体制,所以她的群落布局也有封建家族的影子。

    整个四安的农村分为若干个村组,每个村组里的大多数都是沾亲带故的人,基本上人人互相认识。这个特点也体现在村里桥的命名上,比如王家桥、韩家桥、薛家桥等等。居住在这些桥边上的往往都是姓王的、姓韩的、姓薛的等等。比如笔者姓韩,家边上的桥就叫韩家桥,而周围住着的都是我们韩家的人。

    这种标准的封建家族式布局,还体现在每家的位置上。四安的农村住家都是依路而建,路都是四四方方的,通过阡陌隔出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方块,每个方块基本就是一个家族,方块的边上就住着一个个农民家庭,而方块中间则是大块的田地,颇有上古时期的井田制遗风。

    风俗

    南通古时是流放犯人的地方,天南海北的人被流放到这里,各地不同的风俗也跟着到了这儿,互相融合,形成了一套特殊的风俗民情,有一一记录的必要。

    春节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永远是中国农村最重要的节日,四安的农村也不例外。每年过年之前,农村的大妈大婶们就会开始准备年糕和馒头。年糕是纯用糯米制成,中间不掺任何其它材料,制成之后,需要印上红色的祝福语,大抵是“年年有余”“步步高升”这些。馒头其实应该叫包子,因为不是纯的白面馒头,而是有馅的,主要的馅料有三种,豆沙、萝卜丝和咸菜。大大的馒头,出笼之后,用红砂点上红点,讲究些的人家要印上自家的印记。点完红砂之后,热腾腾的馒头排开晾在纱布上,小孩们往往可以摸到一两个刚出炉的馒头趁热吃,这简直是我小时候最开心的日子了。

    准备好年糕和馒头,然后就等着除夕。除夕那天,在外的儿女也会回到乡下老房子来。首先是贴春联和红绿招财。一般由家里最年长的老母亲熬一碗浆糊,然后就是小孩子们的表现时间了,端椅架凳地把每个门都贴上。贴完春联之后,就是年夜饭,四安没有守岁的习惯,一般六点左右开始吃年夜饭,等到春晚开始年夜饭就吃完了。吃完晚饭后,就是祭祀的时间。四安那边的过年祭祀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祭祖,会贡上香烛、年糕、馒头等,由于这是一年一次的大祭,所以不同祖先要分开祭奠,人丁旺盛的家族,小辈们磕头都会磕晕的;第二部分是祭天,这部分我觉得应该是祭奠财神的,祈祷来年鸿运当头,升官发财。祭祀结束之后,就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放烟花爆竹的时间了,这时候漫天火树银花,处处炮仗噼啪,焰火连珠冲天,热热闹闹地过新年。

    到了正月初一早上,不管多贪懒赖床的人都要早起。起床后不能说话,洗漱都在屋里,家人相见也就点点头,也不能出家门。洗漱后先要喝糖茶,吃红枣,然后吃早饭。初一的早饭是非常有讲究的,首先,早饭的菜式是固定的,只能是米饭、“团圆”和特殊菜汤。米饭无甚特别,团圆是糯米制成的圆子,上面有朱砂点的红点,蘸红糖吃,菜汤最为特殊,主菜必须是黑菜,取生财之意,然后再加上三种辅料:粉丝,取其形长,寓意长寿;荠菜(四安方言叫qu cai),取其谐音,寓意聚财;豆腐,寓意有福。此外烧饭的柴火也有讲究,用来做初一饭菜的柴火主要用芝麻杆,取其形,寓意节节高升;再用一些柏树枝,寓意长命百岁。饭菜出锅,先盛给先人,然后才给自家人吃。用餐时桌上需摆一条鱼,寓意年年有余,为着有余(有鱼),这鱼只让看,不让吃。早饭吃完之后,只能放鞭炮,不能放烟花。一节鞭,若干个炮竹,噼里啪啦响完,这才算是正式开春了。此后才能说话,按礼数,亲朋好友须在这家人放完鞭炮后才能登门拜年,说吉庆话。

    初一就是这样,不过初一在院子里放鞭炮留下的残屑是不能扫的,需要留到初三才能打扫,而一旦打扫完毕,也就意味着春节的结束。

    二月二

    这是一个很特殊的节日,二月二是庙会的日子,所谓庙会其实就是赶集,天南海北的商家都在这一天赶到我们镇上来摆摊。乡下农民,无论老小,都会来庙会买东西。小脚老太,黄口小儿,中年大妈,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学校就在大街上,那一天学生们的心思都不在学习上了,总会找各种借口、机会跑到街上去玩。不过这庙会盛况也仅存于我小时候的记忆里,现在随着镇上一家家便利店、超市建起来,庙会早已消失了。

    立夏

    每年立夏是小孩子最喜欢的节日,因为那天可以斗蛋。上学前,家长们都会给孩子几个蛋,不拘鸡鸭鹅,嘱咐小孩要白天吃掉(因为立夏必须吃蛋)。但孩子们都会拿来斗蛋。所谓斗蛋就是把蛋握在手心里,露出一个蛋头,互相撞,撞破壳就输了,比的是谁家的蛋硬。基本上这种斗蛋比赛的冠军都是握着鹅蛋的同学,直到某天,有个同学用鸡蛋赢得了冠军。当然,那个同学用的是一个几可乱真的木鸡蛋,当他的把戏被拆穿后,受到了全校学生的鄙视。

    立夏那天,小孩中午回家吃饭,家长会用一杆大秤来秤小孩的体重,大秤的一头吊着一个大筐,小孩就坐进筐里,然后找一个身强体壮的大叔把秤带小孩吊起来秤分量,并且留下记录,这种习俗据说是为了防止小孩蛀夏(这是四安的方言,意思是夏天体重下降)。

    端午

    端午节必吃粽子,并且要往屋檐里放艾草。粽子都是自家做的,每年端午前几天,家里女人就会去河边采集芦苇叶子,把叶子捋好,包好稻米,然后煮出好粽子来。四安人吃的粽子都是素粽子,大多是纯白米粽,顶多会放红糖或者一颗枣,绝不会放肉进去,吃时也要蘸红糖。由于芦苇叶子是现摘的,所以包好的粽子会有一种芦苇叶子特有的香味,现在买的粽子怎么也吃不到那种香味了。

    屋檐放艾草主要是为了防蚊虫毒蛇,艾草在哪儿产出的我一直没见过,但每年家里都会拿出一些艾草出来,由家中尊长把艾草扔到屋檐和屋脊之间的空隙里去。

    除了这几个节日有特殊的习俗之外,四安农村的其它节日习俗与常见的习俗基本无差。中秋团圆,吃月饼赏月;正月十五家人再聚首,放鞭炮;清明祭祖扫坟;这些就不单独描写了。

     

    红白事

    丧嫁在农村是大事,所以农民一直很重视红白事的办理。在四安,人们更加重视白事,而红事则并无太过特殊之处,所以我这里就重点写写白事。在农村,白事办得如何往往寄托着后辈对长辈的孝心,而后辈们在红事上往往极尽仪式复杂之能事,所以这些白事就有它存在的价值了。

    在四安农村,当家里有人仙去时,首先要去请“先生”。这个先生并不是学校老师,而是我们那儿的一种特殊职业,专门用来帮别人办白事,并提供各种白事仪式服务。先生们中有若干个牵头人,家里人会去找这几个牵头的,和他来约定三天后到主人家来念经(我们那边先生过来举办白事统称为念经),而带头先生则会找来自己熟络的若干个其他先生(一般是8到9个),约好时间了去办白事。

    找好先生人手之后,就要开始准备,首先是准备纸张(四安方言,是某种长条的红色挂纸,上面贴着若干不同图案的贴纸),纸张是每家自行准备的,因为在后续的白事仪式中要把这些纸张烧掉,每家白事需要准备6到8幅纸张。然后还需要准备牌位,牌位写着仙去之人的名字,这些牌位要请先生用毛笔书写,所以带头先生往往有一手漂亮的毛笔字。

    先生准备仪式素材,而家人也需要准备一些白事需要的材料——库。库也是我们那儿的方言,是由师傅用芦苇杆做骨干,上面用纸糊上,糊成各种形状,有房子、汽车、轿子等等,主要看家人准备多少钱和想要什么。但必须要有一座桥,因为这是仪式必须的。

    三天之后,领头先生会早早到主人家,念一段超度经文。敲着木鱼,闭着眼睛念一个多小时。其他先生也陆续到齐后,就会开始正式的仪式。这种仪式表现上就是先生们吹拉弹唱,吹的是唢呐,拉的是二胡,敲的是木鱼、大鼓和铜锣,而唱的则是我们那边方言版的经文。这些经文我研究过,主体是佛家的梁皇宝忏,中间还夹杂了一些道家的文字。因为没人听得懂,所以也就没人在意过。

    白事需要请亲戚过来吃饭,我们这边吃饭就是标准的菜席,一般分四盘八碗、六盘八碗、八盘八碗这几种规格,具体规格和样式看主人家的家境来决定。饭菜都是主家专门找厨子到自家来做的。其中最特殊的是头碗菜,无论是白事还是红事,头碗菜都必须用鱼丸、鱼皮等做成一种汤菜,主家上菜的时候所有客人都必须起立谢礼。其中白事只吃一天,中饭和晚饭两顿;而红事则需要连吃两天,也是中饭和晚饭。

    中饭结束之后,白事就进入提水环节,所谓提水,在我的感觉里就如同招魂一般。最亲近的亲属端着逝者的相片走在最前面,其后是其他亲属,都披麻戴孝,最后跟着吹奏唢呐的先生们。队伍会绕着逝者家的田地绕一圈,边走边撒纸钱。提水一圈后回到主家,才能让逝者下葬,一般葬在离主家不远的自家田头。下葬之后,在坟前烧掉扎好的库,以便逝者在下面享用。

    下葬完毕之后,先生们继续仪式,这之后是过桥,会把之前扎好的桥拿出来,先生们穿着红袍,绕着桥起舞,唱经,这里是取奈何桥的典故,先生们通过这种仪式保护逝者的灵魂顺利通过奈何桥,顺利前往投胎。过桥结束之后,整个白事才算结束。

    逝者仙去后的三天是送葬,而仙去后七的整数天也是特殊天,一般会选择三七或者四七再找先生举办一次白事仪式用来招魂,其它天里主人家也会自己祭祀逝者。

    娱乐

    无论农村生活怎么辛苦,农民也是需要日常娱乐的。早年还没有手机,除了看电视就只能打牌娱乐。四安农民打的是南通特殊的一种长牌,纸质,普通花色与麻将相同,也有一到九的筒字、条字和万字,但没有四方风和中发白,而是有千字、红花和白花三种特殊牌。长牌上画有各种神话人物——西游记、水浒、三国、八仙等等,而且画风简约传神,颇值得玩味。

    长牌有两种打法,游胡和道统,爱玩游胡的人多,道统主要是老人玩。这两者的主要区别就是需不需要算胡,游胡需要算胡,按胡算输赢,每局输赢大;道统不算胡,只算输赢,每局输赢都小。不管赢多赢少都是用现钞计的。

    长牌在农村是真的流行,基本上吃过午饭之后,没什么事的人就会跑到平常玩牌的人家里,自动组上牌局,开始对局。所以每天下午农村基本就是两种人,打牌的人和在田里干农活的人。

    后语

    就如我前文所言,一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基础就是封建宗法制度下的中国农村,亲亲、尊尊、贤贤这儒道三统也不过是维系封建宗法制度的理论基础。但随着改革开放和计划生育的推行,封建家族的根基被彻底摧毁,最终小家庭代替了大家族,以家族为基础的中国农村也随之解体。而城镇化则从物理上彻底摧毁了中国农村。这种变化已经在我的家乡四安发生了,建设中的工厂慢慢蚕食着可种植的田地,年轻一辈基本全部离开了农村去到城市生活,留在农村的只剩下老人。可以想见,当这些老人故去之后,整个四安农村也会跟着死去。

    历史的脚步不可阻挡,消失的农村无法追回,我只想通过这篇文字来记录四安农村的真实面貌,希望后人能够知道先人们曾经这样生活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安农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to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