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陆小曼、张幼仪、潘素,三位民国奇女子的三种爱情观,三种不同的结局

陆小曼、张幼仪、潘素,三位民国奇女子的三种爱情观,三种不同的结局

作者: 岑小夕 | 来源:发表于2020-03-20 15:57 被阅读0次

    01.婚姻是两个人的合谋

    网上流传着一句话,叫“嫁给一个人,就是嫁给一种生活”,可我更相信婚姻是一场两个人的合谋。

    在这段关系中的两人都至关重要,没有性别之分。

    就像梁文道所说的:“男人也好,女人也好,如果没有自己过好日子的能力,那他也没有和别人过好日子的能力。”

    婚姻就像是硬币的两面,一面是伴侣,一面是自己。

    你在婚姻里的模样,也决定了你婚姻的质量。

    让我们一同穿梭时空的隧道,回溯到风起云涌的民国,看一看三位传奇女性因三种不同的爱情观,谱写了三种不同的结局。

    《人间四月天》剧照

    02.陆小曼:爱是放肆

    陆小曼一生有过两段婚姻,一段是从父母之命嫁给王庚,一段是与诗人徐志摩爱得奋不顾身。

    两个男人皆是人中龙凤,徐志摩师承国学大师梁启超,是我国著名的新月派诗人;王庚亦是名校毕业、先后任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上校和哈尔滨警察厅厅长等要职。

    旗鼓相当的家世,男才女貌的搭配,本该是天作之合的佳话,可这两段婚姻却都未能善终。

    陆小曼旧照

    究其原因,与陆小曼的身世背景有着莫大的干系。

    陆小曼的父亲陆定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门生,也是中华储蓄银行的的主要创办人,母亲亦是生于官宦世家。

    夫妻二人先后有过9个子女,可除陆小曼之外全都不幸夭折,父母自是宠爱到了极致。

    优渥的家境和耳濡目染,让陆小曼琴棋书画样样出众。

    16岁精通英、法两国语言,17岁在外交界展露头角,18岁时便是北平社交界最耀眼的新星。

    无数的风流才俊为她的美貌和才华所倾倒。

    郁达夫评价她是“中国20世纪的普罗米修斯”,胡适称她为“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早就习惯了众人的瞩目和顺从。

    所以,遇见了不通风月的王庚,她便觉得受到了无尽的忽视,心中倍感寂寞和失落。

    当徐志摩为了生活奔波劳苦,劝她改掉挥霍无度的生活方式之时,她便觉得这个男人不如从前那般疼她、爱她。

    《人间四月天》剧照

    在她的感情世界里,爱是放肆,是对她百般的顺从和千般的纵容。

    可爱情从来就不是条单行道。

    再深厚的感情也经不起其中一方一味地索取,另一方的裹足不行;再炙热的爱恋,也会在日复一日的单方面付出里消耗殆尽。

    她更是完美的理想主义者,眼中只有风花雪月的浪漫。

    可正如三毛所言:“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数钱、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里,是不容易天长地久的。”

    所以,即便是徐志摩没有坠机身亡,他和陆小曼终老或许也不过是尘世间的另一对怨侣罢了。


    03.张幼仪:爱是妥协

    论才华,张幼仪不及“一身诗意千寻瀑”的林徽因;论美貌,她又不敌明艳动人陆小曼,但她绝对担得起“传奇”二字。

    短短6年的时间里,她从一个被丈夫弃如敝履的可怜妇人,变成了商场上叱咤风云的女强人,完成了人生的华丽逆转。

    她既能在东吴大学的讲台上挥斥方遒,又能在股市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更是引领整个上海滩潮流的时尚先锋。

    张幼仪、徐志摩合照

    可就是这样一个光芒万丈之人,却也曾在感情的世界里输得一败涂地。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而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婚姻悲剧,也要从童年说起。

    张家是江苏宝山县的大富,可家中却极其的重男轻女,张家共有12个孩子,可对外只宣称家里有8个儿子。

    张幼仪的几个兄长都曾在国外一流大学的深造学习,可她却只能以学费低廉的借口向父亲求学。

    男尊女卑的思想便是从那时起就铭刻在了她的骨血里。

    所以,她对待感情和婚姻的态度,是顺从、隐忍和妥协。

    丈夫在新婚之夜拂袖而去的屈辱,她忍;婚后的冷言冷语和无尽的漠视,她也忍。

    她明明渴望丈夫的陪伴,却在丈夫提出想要外出求学时,一次又一次的退让。

    甚至是当她身怀六甲,徐志摩要她把孩子打掉,她也曾想过舍弃孩子来挽回这段不可逆转的婚姻。

    《人间四月天》剧照

    不是所有的忍一时都会风平浪静,不是所有的退一步都有海阔天空。

    有时候,忍一时是苦海无边,退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低尽尘埃里的爱情开不出欢喜,而爱情里最可悲的也莫过于失去了自己。

    多年以后,张幼仪功成名就,前夫徐志摩不止与她尽释前嫌,更对她刮目相看,给她介绍生意,把她当做知己,甚至将生活中不如意的事都说与她听。

    假如张幼仪当初在婚姻里能保有独立的人格,而不是一味地隐忍和妥协,不知她和徐志摩之间就会有另一番结局?


    04.潘素:爱是成全

    知乎上曾有人问提说:“世间最美的感情是怎么样的?”

    我想大抵就是像潘素和张伯驹之间那般吧。

    一个是声名赫赫的京城四少,一个是误入风尘的倾城佳人,一个是已有妻室,一个是另有婚配,却偏偏一眼万年。

    张伯驹、潘素

    纳兰性德说:“人生说只如初见。”

    千百年来,这也是多少文人骚客梦寐以求的完美爱情。

    可有多少的激情终归都败给了时光,乍见之欢都输给了久处厌烦?

    唯有潘素和张伯驹做到了从一而终,用一生的不离不弃不负当初最美的相遇。

    倒不是潘素生非异人,只是她始终给予伴侣足够的尊重和包容。

    潘素旧照

    张伯驹一生醉心收藏,为求文物不惜散尽万贯家财。

    潘素就倾力支持,抵当首饰也好,变卖房产也罢,凡他心中所求,她必定舍命相陪。

    暮年的张伯驹曾看上过一幅字画,便孩子气的在家中耍赖打滚求潘素应允。

    若是换了旁人,这样的为老不尊只怕是少不了指责谩骂,潘素却懂得丈夫的赤子之心。

    最终,又当掉了一件首饰给他买字画,成全他的名士风流。

    婚姻素来都有化神奇为腐朽的魔力,多少当初心动的美好会在柴米油盐里过滤得一干二净,多少浓烈的感情会在时光里风干得索然无味?

    潘素的可贵,在于她始终对伴侣保有欣赏的态度。


    张伯驹、潘素合照

    旁人见的是他步履蹒跚、老态龙钟的模样,她却只见岁月沉淀在他皱纹里的成熟和儒雅。

    旁人见的是他犹豫不决,再无昔日的杀伐决断,她却仍懂得他经年浮沉后蜕变出的睿智和隐忍。

    她用蕙质兰心化解了世人避无可比的婚姻尴尬,把日子过得如诗如画。

    她用一生的懂得和成全换来了丈夫一世的珍惜和宠爱,年近八旬之时还为她写下“两情一命永相连,从未解,秦朝楚暮”的动人情话。

    何须再羡天上鸟比翼,再羡水中莲并蒂,神仙眷侣,如是而已。


    05.结语

    婚姻其实像极了一片荒芜的土地,你用心浇灌你,春去秋来,它便还你花开满地;你不知维护、肆意破坏,它便还你一片狼藉。

    纵是佳偶天成的般配,也有人将其输得一败涂地;纵是千难万险,也有人将山海一一踏平,谱写了美好的结局。

    缘由天定,而婚姻这一条漫漫长路,没有捷径,唯有经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陆小曼、张幼仪、潘素,三位民国奇女子的三种爱情观,三种不同的结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vj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