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 交流| 《道德经说什么》——层次

✍读书笔记 交流| 《道德经说什么》——层次

作者: 山东龙 | 来源:发表于2023-04-01 23:54 被阅读0次

第三个层次: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他说,他这本书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别人讲有和无的时候,分不出来主次,甚至很多人认为,能看得见的有的这部分才更重要。

老子不一样,他能够把有和无放在一块儿来理解问题,那就叫作“玄”。

玄就是哲学,到了这个程度,你已经可以跟哲学家对话了,你水平已经很高了。

但是老子高在什么地方?高在玄之又玄。

你要是单独去解释这句话,永远解释不清楚。你把有和无两者都看到了,这叫作玄。

而老子在这一对中,认为无更重要,这个就叫“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你想要了解咱们中国文化的妙处吗?那你就从这个地方推门而入。

啥叫众妙?

在我们中国文化中,涉及到的各个领域,都有这个概念。比如说音乐领域,叫作“大音希声”。

希当然不是没有,而是你听不见。

真正大的、美的音乐,反而是无声、少声。比如说大家中学学过的《琵琶行》,“无声胜有声”;学过苏东坡的《前赤壁赋》,“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不都是讲这个无的妙处吗?

比如说咱们中国画讲留白,叫“无画处皆成妙境”;比如说饮食讲究无味,清淡,少油少盐,三十五章“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意思是越清淡越符合道。

最后要讲一个什么最重要的内容呢?

就是无为。这不都在无的这个系列里吗?

无为不是什么事都不做,道家讲的无为,是告诉你不妄为(不要瞎折腾)、不多为(做事情抓住关键)、有所不为。想要有所得,就必须有所舍,想要有所为,就必须有所不为。

你把这一长串排列下,大家自己也可以加很多无的妙处,所以叫“众妙之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 交流| 《道德经说什么》——层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vl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