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北京昌平沙河
在这边租了一个公寓,算是农村,房租稍微便宜有一些。
这附近住的基本都是外地前来打工的人,周边的房子都被房东承包出去作为公寓了。店面也基本上都是外来人在这边做服装,开超市,做通信,做餐饮,开网吧,开发廊……
本地的人似乎都不住在这里的,或者说有些生活在这边,但是做生意的基本上都不是本地的。
基本上每天都看到有人拖着行李箱在这边进进出出,在一个本地群里面,一个做房屋代理出租的,因为他经常在群里面打广告,所以我问了一句,“打广告这么频繁,会有人看吗?”,他回的是,“这里是北京诶。”,可见这边人员流动是有多频繁。
在市区的住房成本高,经常会有人从市区搬到这边,同时也有一些人找到好工作,生活改善之后会选择搬到距离市区近一点,靠近地铁站的小区。
周边基本上没什么地方可以玩,估计住在这边的上班族,每天除了在路上,公司,就是在出租屋里,很少有其他娱乐活动的地方,甚至连运动的地都没有,背井离乡来北京,过着这样的日子,也是很有些迷醉。
或许他们都有些梦想吧,又或许他们只是逃离了那没有任何希望的故乡。
周边提供的工作机会,无非是超市的收银员,导购;餐馆的服务员厨师;理发店的学徒;按摩店的按摩师……这些工作机会,可以说完全只是为了满足生活而已,没有更高的追求,可是一旦在某个地方开始工作,实际上又占用了很多的生活空间,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学习追求更好的生活,于是缺少钱,需要打工,而打工又没有时间学习,如此就成为了一个恶性循环。
至于社交,虽然大城市里的人多,但是很多人都是孤独的,没有良性的社交,要么就是为了满足工作,要么就是满足短暂的欲望需求。社交变成了一种奇怪的东西,很多人都花更多的时间在互联网上,有些人甚至宁愿看着短视频里那些人的生活,也不愿去面对自己的现实。
大城市里能给人提供生活基础,但提供不了很多人归属;自己的故乡能给人一定的安心归属感,又不能给自己提供生活的基础。
以后人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游离在社会上,到处漂泊的人们,归属感到底在哪里。
不知道什么时候社会可以变成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人能够在自己的故乡经营自己的生活,同时给他人创造出价值,这样或许中国的交通压力会变小一点,工作的选择也会变得比较透明一些,生活会开始变得慢下来,人会变得更加的宽容,更具有生活感。
那时候理想的状态会是,没有多少抱负的人能够安稳的度过余生,有理想的人去到城市去追逐自己那超出普通生活的理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