璃龙学长原创
![](https://img.haomeiwen.com/i17954441/b0f2f795892f025d.jpg)
作者简介:
张贤亮1936年出生于江苏南京,但真正改变了张贤亮一生命运轨迹的事都发生在宁夏。上世纪50年代,因出身“官僚资产阶级”家庭,张贤亮在学校读书时饱受歧视与欺辱。1955年他被迫和家人搬离北京,来到当时还称为“甘肃省宁夏专区贺兰县”的宁夏银川市务农。1957年,他的一首诗歌《大风歌》,竟让他成为“右派分子”,换来了22年的牢狱之灾。
1978年开始,仍在农场劳改的张贤亮开始小说创作,并于1979年被平反。“写诗歌让我劳改了22年,22年后写小说却又救了我。”张贤亮生前回忆那段岁月时曾说。1980年起,张贤亮专门从事文学创作,上世纪80年代是张贤亮文学创作的高峰期,期间他共完成了400多万字的文学创作。
《绿化树》一个资产阶级出身的年轻人章永璘来到西北地区进行劳动改造,劳动改造的生活枯燥乏味甚至待遇也比常人差很多,他能够凭借自己所学的知识尽量让自己过得舒服些。
他是受过资产阶级文化的影响又受到无产阶级的思想教育,他进入了一个别样的世界,作者给读者们展现出章的内心变化,他的忧虑他的无助他的苦恼……
直到一个叫马缨花的女人进入了他的世界,一次又一次给他送饭,一次又一次善待他、照顾他,在这个复杂年代中产生爱意,到底能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擅长描写壮美的西北地区的苍凉感以及“野性”之美,文笔流畅、柔美中带有,粗犷中带有细腻不愧为大家!
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讲述的是男主角章永璘在劳动改造过程中的情感生活,他与另一个姓黄的女改造者相结合,在失去人身自由的农场里,情感欲望以及人生的探索,忠贞观以及生理的满足
文中描写男欢女爱以及其时代背景下更深层次的含义,此文值得一看。
正如男主与马儿的一场对话,提到自己被无形的阉割了,虽然肉体没有被阉割,精神已经被阉割了,心理在强压下已经不健全。
《灵与肉》就是轰动大江南北的电影《牧马人》的原著,近乎是一模一样,不由赞叹谢晋导演拍的电影还原的极好。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让无数人受到伤害,爹不是爹,儿不是儿,背叛几乎是每天都在发生,情义甚至尊严遭到践踏,
作者曾在文中写到:
人,毕竟是美好的,即使在那黑暗的日月里
展望美好,不要放弃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