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说沟通也很嗨
今天是周末,照常上班!犹豫许久,最后定为家长课堂如期进行!中午的12点左右,结束了省里组织的心理应急桌面推演的培训会议,和同伴一起乘火车返回医院,正好赶上于丽(我们的高材生,HR,正牌心理学研究生)今天的心理沟通分享,期待了好几天啦!
恰好在早晨给家长阳光日记点评回复中,涉及的问题也是沟通的话题,蛮期待滴!
一路顺畅,按时到达!
很佩服她思维的逻辑性和学识的系统性,点个大大的赞!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看的出每一张片子她都仔细推敲和梳理过的,说什么,不说什么,这么说是为了什么,有理论、有分析、有实践还有反思!原来课程是这么设置出来的!我滴个神啊!读书是提升人思维/格局重要的方式!
以“情深深,雨蒙蒙”影视分享导入主题,挺切合今天的天气和主题的!书桓和仪萍的情绪宣泄式的沟通,既夸张又贴近生活,形象描述了亲密关系中的沟通模式。让我不自觉地就想起自己和身边人的沟通模式:从说服到争吵,再到沉默,我的盛气凌人,快速的语气和不满的语调等等在我大脑中立刻浮现,哈哈,太有意思啦!再一想到,此刻如果能叉上个腰,嘴里吧啦吧啦,说个不停,哈哈,活脱脱一个啥啥啥,你去联想吧!庆幸自己还没有到那个地步,损我一生的执着!
从沟通是什么,到人际沟通的常见类型,沟通在人际关系中发挥的作用,到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情境,经她这么一提溜,瞬即明晰了好多!谁说心理学是高深莫测的理论,心理学不就是生活的智慧学嘛!愚人痴语啊,卖个烧饼。
整个分享过程,顺文成章,水到渠成,小伙伴的讨论很是热烈!苗瑜的提问,让每一个小伙伴进行了自己的思考:我们学习是为了啥?在人际互动中常以理性为主?还是感性为主?
是啊,家长成长课堂到今天为止是第七期了,开课的第一天,我们就进行了思考:参加这个学习成长课堂是为了学习还是为了成长?有人说,这不都是一回事吗?细细分来,还真的不是一回事!学和习也不是一回事!
在《传习录》中,弟子们记载王阳明先生言语的课堂笔记(百度抄来的),也阐释了学和习的关系:学,是从外寻求知识和经验,书本上,老师同学那里,大自然中;习是将学到的,应用到自己身上,并反复练习。这个习,也是《论语》中讲到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见学和习的重要性;学习知识不仅重要,更要融汇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去,这样才会有成长!(与此同时,也想到了傅佩荣关于该句的解读,涉及到教育,不想被内卷,感兴趣的小伙伴自己阅读吧,俺要退啦)。
重点敲一下黑板:成长课堂不是教你具体技术去如何对付孩子和伴侣的,它首先是自己的成长哦!
心理助人和道理助人是不一样的,有时是反的!道理助人是你知道的道理越多,越能帮助别人;而心理助人是,只有你的心理健康水平比对方高,才能影响到孩子和身边的人,从而帮助他人成长!
对于心理不健康的人,知道的道理越多,他/她心中的矛盾和冲突就会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再讲道理了,要并存上用心理学头脑解决问题的意识啊。
门诊上因孩子不上学来就诊的孩子或家长,许多不是不知道道理,而是知道的太多了,当他/她知道却做不到的时候,矛盾和冲突,挫败和焦虑便出现了,当他/她自己处于焦虑和担心的状态下,对孩子的帮助微乎其微!所以这个时候你给他/她讲了好多的沟通技巧,他/她回去后依然和孩子无法达到有效沟通!能做的是首先让其镇定下来,能够觉察和反思很重要。
观察到事情现象的本身(而不是评价和抱怨和指责),说出自己的感受(是高兴、难受、愤怒、生气、喜悦、羞愧等),表达自己的需要(正话正说);说出请求(需要对方怎么做,征求对方的意见)。
沟通既有语言交流,也有非语言交流!沟通交流传递的不仅仅是信息,还有情绪、态度,情感和需要等的传递!而情绪、态度和情感是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自然要用心理啦!
那心理是什么?哈哈,下次聊吧!下次来聊聊父亲在教育中的作用!小伙伴们,加油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