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又扇动了一下翅膀
今天我又扇动了一下翅膀美国的气象学家洛伦兹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我一直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只了不起的蝴蝶。(题记)
和女儿在面馆吃饭时,又看到了那个童工服务员。他身材又高又胖,脸上却是稚嫩的神色;虽然他抹桌子收餐具的动作相当娴熟,我却仍一眼认定他是个在校小学生。
关注家教以来,任何孩子和家长都会成为我的观察对象。当然他也不例外。通过多次的观察,我作出了初步判断:这孩子是店主家儿子,老爸掌勺,老妈收账,另有几个打杂工。孩子话不多,比较勤快;孩子妈脾气火暴,动辄就起急,变腔。
这不,顾客高峰期,老板娘不停地吆喝指挥:“17号一碗面一份凉莱!18号一份涮牛肚!25号加份猪蹄!13号已结账,收拾桌子!……”她的声音有点嘶哑,但一点也不妨碍自带音响的效果。
小童工在妈妈的指挥下忙忙碌碌,像个陀螺,不是给客户上菜,就是收拾残羹冷炙,没一会儿得闲。
在我看来,他的利落干脆已远远超过了胖子的正常反应,可他的妈妈还嫌他行动迟缓,不住地催促,抱怨。终于,他忍无可忍了,开始小声嘟囔:“我都够快了噢,站着说话不腰痛……”一句话点燃了炸药包,他妈妈随手抓起一把筷子冲男孩掷去,嘴里骂骂咧咧:“你个小兔崽子!想造反类不是!”
男孩不吭声,默默地去捡散落在地上的筷子。看来这妈妈的强势早成定局了。但我注意到孩子虽然行动屈服了,但眼神里全是愤怒和不甘心。他收拾残局后,坐在墙角的桌边发呆,仿佛被屏蔽的隐形人。“皇太后”再下达圣旨时,就不那么奏效了——他假装耳聋,等吆喝老半天才磨磨蹭蹭地起身, “皇太后”等不及了,只好自己上阵。
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呢?人总是容易成为脾气的俘虏。血气涌动时,不计后果,不计得失。其实,终得由自己买单。士气宜鼓不宜泄。任何一种好的行为,都需要别人的赞美和强化。否则,撂挑子几乎是必然的后果。
今天我又扇动了一下翅膀男孩把桌上的餐巾纸一段一段撕碎,团团儿。我知道,他的委屈和愤怒仍在发酵。我决心帮帮这个可怜的孩子。
当我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女儿很不赞同:“妈妈,人家会以为你是神经病!我们年轻人不喜欢和陌生人交流!”越是如此,我愈要坚持,我想用行动颠覆女儿的偏见,我要告诉女儿:这个世界有冷漠,更有温暖;善和美才是人间主旋律。只要我是真诚的,他怎能对我无礼?
走过去,坐他旁边,轻声道:“嗨,你好,小帅哥,每次来这里,看到你很勤快也很能干。能不能认识一下交个朋友?”他很诧异,一副受宠若惊的表情,他很羞涩地点点头。接下来的交谈很顺利:他今年13岁,在附近一乡办小学读书,对学习没多大兴趣,每天放学都会来店里给爸妈帮忙。
教师的责任感使我忍不住给他唠叨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但这个,在今天是次要的。我重点夸他吃苦耐劳,能体谅父母,有担当精神。他表情缓和了许多,不住地向我道谢。我又夸他有礼貌,他更不好意思了。话锋一转,我告诉他,父母也有许多不得己和负面情绪,也会说话失当犯错误。成长中,我们被父母宽恕过无数次,我们也应该原谅自己的父母。他释然了,把自己的坏心情和桌上的碎纸团一道清理到了垃圾筒,开开心心地说:“阿姨,谢谢,我没事,您忙吧。”我伸出拇指,热情地给他点赞。他浑身又充满了力量,抹桌子,上菜,动作敏捷轻快,比之前利索了好几个等级。
返回座位时,女儿也给我点了个赞。
结账后离开时,我对“皇太后”说:“现在四体不勤的懒孩子很多。你儿子很棒哟!多鼓励多赞美,他会更棒更能干!”皇太后愣了一下,抓住我的手说:“谢谢!你是老师吧?这么好心!谢谢你!”
女儿再次投来赞赏的眼神。我们俩心情大好。抬头,天上一轮明月格外美丽。
脑海冲浮现出英国圣公会主教的墓碑上写着
的那段话:
当我年轻自由的时候,我的想像力没有任何局限,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渐渐成熟明智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是不可能改变的,于是我将眼光放得短浅了一些,那就只改变我的国家吧! 但我的国家似乎也是我无法改变的。
当我到了迟暮之年,抱着最后一丝努力的希望,我决定只改变我的家庭、我亲近的人——但是,唉!他们根本不接受改变。
现在在我临终之际,我才突然意识到:
如果起初我只改变自己,接着我就可以依次改变我的家人;然后,在他们的激发和鼓励下,我也许就能改变我的国家。再接下来,谁又知道呢,也许我连整个世界都可以改变。
还好,我觉醒得不算太迟。
今天我又扇动了一下翅膀每个人都是一只了不起的蝴蝶。一个细微的举动,甚至一句话,一个眼神,都会对别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换而言之:从我这里,改变世界,真的并不夸张,也非天方夜谭。愿我们在扇动翅膀之前,先自我审核把关,愿世界因我更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