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同学,三十来岁,是一位乡村医生,在老家开了一个小诊所。
诊所虽小,看病的人却很多,因为朋友的药便宜。三天的药也就十几元,在县城却没有三五十都出不了门,因此,一些住在县城和市区的乡下人,趁着回老家的机会,也去诊所买一些常用药。
没有人看病的时候,朋友喜欢自己画画,练习书法。生活倒也很惬意。
这些年,受房价影响,村里有大半人跑到县城买房子了,原本热闹的诊所寂静了许多。这位朋友有点沉不住气了。也没有心思画画了,尽管门口对联上写的是:宁愿架上药生尘,但愿世上人无病。没人看病,对于诊所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儿。
朋友想转行,苦无没有门路。如今,门店生意大多不景气,经常在散步时,看到才开了一年就转让的门店。
问我,该干点什么才好?可惜隔行如隔山。我一个教师,只能说,还是安于本行,搞一两个专业最好。
县城的某医院,有位儿科医生,看病从来都是每天一二百人,从六七点就开始排队。这位医生提倡能吃药不打针,不输液。每次看完病,总会说,这三天药一吃就好了,有时也会说,这次有点严重,吃完药再来一次,不行要赶紧住院。由于每次药费不过几十元,口碑很好。退休了,在家里还是常常有人上门看病。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家很专业。
我的朋友,被一些表象给蒙蔽了,没有看到现实中的危机。人员不断减少,这是乡村的一种趋势,谁也在短期内改变不了。当初,朋友练习画画,我就很奇怪。按理说,这应该老中医干的事儿。他才三十多岁,还需继续修炼自己的医术。
因为,祖国中医学博大精深。唯有学习,才能使自己更专业。
唯一的办法,那就是练好自己专业,有自己的绝招,针灸,烧伤,儿科,妇科等。不怕门门通,就怕一样精。那时,即使在乡村,照样也会门庭若市。
再来说说教师行业,有人说,教学成绩就是碰运气。遇到好学生,你不用费劲,成绩就很好。
于洁老师,为隔六七年就会换一个工作单位。她是主动要求调动工作的,目的是任教不同级别的学生,自己研究教育,研究教学。
华应龙老师说,我已经不再满足考第一了。现在,我的目标是比第二名人均成绩要多10——20分,不然,我的第一没有意义,没有成就感。
有一年,我任教体育课,学生篮球没有裁判,我就开始学习篮球裁判的知识。有位朋友看我在练习篮球裁判的手势,问我:你要考篮球裁判证吗?我当时不理解,练习这个有什么错吗?
后来,我才恍然大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把两件事情都做好。对于我来说,教体育只是临时的工作,我的工作重心应该是教学管理,专业的事情还是让专业的人来干。
正如我的那位朋友,不断钻研医术才是他的主业,至于练习书画,可以怡情,万不可作为人生追求,投入太大的精力。
好的猎手,从来不会同时去追两只兔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