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活在世界上,最熟悉的当然是自己,也自然而然在许多事件上,会“以己度人”,把自己的视角当作是世界的视角。
本节介绍6个效应:视网膜效应,知觉锐化效应,自我参照效应,关注定律,贝博规律和财物定律。
1 视网膜效应。字面上来看,视网膜的特性影响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而其具体含义是,人们在看世界时更关注自己具备的特性和事物。俗话说,“有一把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就是这个意思。人们拥有某样东西后,短时间内会特别关注周围人类似的事物。如自己买了一辆墨绿色的车,可能会感觉周围墨绿色的车多了起来,正是因为给予了这类事物更多的关注。而自己刚买手机的一段时间,也会不自觉地观察路人用的手机。这种以自我为核心的特点,常常在不自觉中影响着我们。
有一种“吸引力法则”,或许也与这个效应有关。其强调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一直想,自我暗示,就会发现自己能吸引类似的人到自己身边。从另一个方面说,或许也是自己对那种“品质”更加关注的结果。在寓言故事中,也有“心中有佛,看什么都是佛”的劝诫。
2 知觉锐化效应。如果自己坚持某种价值观,就会对特定的事物更加敏感易察,看得更清晰。这与上一条也有相似之处。但自己拥有的“价值观”所造成的影响,或许比拥有的汽车造成的影响更大,也更不易察觉。比如心地善良的人,就会对生活中的善行和作恶行为都更加敏锐,也更容易共情。
当代生活中,这一效应最典型的体现莫过于“金钱观”的影响。许多人认定,只有利益关系,才是最值得衡量的关系。因为善良而付出的行为,会被嘲讽为愚蠢甚至被洗脑。而企业用“企业文化”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也会被批评“画饼”和剥削。不排除有些人确实是在利用别人的善良和精神牟利。但单一化的价值观,势必会引导人们用特定的方式看待所有现象。大家都批判极端的功利主义,却在具体问题上常常以功利主义的视角来分析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