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以为正确的推理:
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推理就是因果关系:由果反推因。
但是,人们在形成了某种信念以后,如果结果不是自己期望的,或者与信念冲突,就容易置疑推理的结果,转而寻找对自己有利的推理。
比如说,吸烟增加得肺癌的机率,这已经被多个随机对照研究所证实。但一个有烟瘾的人,不愿意相信这个结论,就会寻找有利于自己的证据----XX抽烟了一辈子也没得肺癌,可见这个说法不靠谱。
他忽略的是,有更多吸烟的人得了肺癌,这个判断是一个概率判断----所以,一些吸烟者没有得肺癌,根本不足以否定这个结论。
又比如,中国很多地方的坐月子习俗,相信月子期间不能洗头洗澡,否则会受风寒,以后会产生各种问题,比如关节炎、腰痛、月经病等等。
但其实,这些病在年龄大的人中间更容易发生,其实跟怎样坐月子并没有很大的关系。
但如果你相信“月子不坐好会得很多病”的推理,就会寻找很多这方面的证据,来证明这是正确的。
即使有一个反例,就是严格遵守月子禁忌,以后仍然出现了关节痛等等问题,你也倾向于再去找相关的原因,比如,她其实没注意哪方面,喝了很多凉水等等。
这样的话,人就很难审视自己的推理是不是正确,也很难吸收进别的东西了。
2.给别人贴标签会错过很多东西:
我们倾向于把别人的行为归因到他的性格,却忽视了真实情况。
为什么我们喜欢说某某人的性格?因为这是个方便的贴标签的方式。初相识时贴标签有好处,就是便于记忆。
但如果让你预测他在什么情况下会做出怎样的行动,这种简单的标签就不够用了。
万维钢老师说过,人其实没有本性性格。他在这个情境下是一个性格,在另一个情境下完全可以是一个相反的性格。
科学的方法,是考虑一个人的“如果…就…特征”,就是如果他处在什么样的情境,他大概率会怎样反应。
这样的好处是,我们充分认识到性格的复杂性,不会简单地给人贴“外向”或“内向”的标签,也不会因为某人在某个情境下表现得跟我们眼中的他不一致,而大吃一惊。
罗素说过,参差多态是幸福之源。理解复杂的人性,让我们既能了解人性的丰富,又不会对人的基本品质丧失信心。
3.聪明反被聪明误:
只说第一点:减少思考。思考过多,假设很多不必要的情境,是一种内耗。卡内基说:你所担心的99%的事情,都不会发生的。
和菜头说:
经验、机智和技巧并非人生路上决定性的因素,它们都只是一些技术性的手段,所解决的是80到100之间的事情,却对0到1之间的部分无能为力。
我想,这是对“多谋寡断”的一个很好的注解。我就是这样,做决定时想的很多,其实这只是“这样做好”和“那样做更好”之间的差别,却忽视了从0到1的品质,就是敢于做决定这件事本身。
万维钢老师也说,面对复杂系统,其实简单的判断规则一样能得到好的结果,甚至胜过那些复杂的判断系统。他给出了两个建议:一是限定思考时间;二是限定内容长度。
总结一下:首先要警惕自以为正确的推理。如果一个人的世界里净是这类自圆其说的推理,意味着他已经在低水平上形成闭环,再也不可能有什么大的发展了,这是非常悲哀的;第二,给人贴了标签后,要经常怀疑这个标签的正确性,因为人性远比你想象的更丰富和复杂;第三,不要过度思考,有时勇气、信念和天真,比思考更重要,因为它是推动事情从0到1发生的原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