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是什么蒙蔽了爱
究竟是什么,使人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以至互相伤害?又是什么,让有些人即使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也能心存爱意?这是非暴力沟通的作者卢森堡博士一直思索的问题,也是我所一直迷惑的问题。
卢森堡博士认为,语言及表达方式有巨大的影响。暴力的行为让人身体受伤害,但暴力的语言隐蔽性强,伤害更大。卢森堡博士归纳了暴力的沟通方式,主要有4种,道德评判,互相比较,回避责任和强人所难。这些沟通方式表明长期以来,我们都强调人性本恶的价值取向。
“你怎么那么笨,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开宝马车的女的肯定是小三。”
“他这么大了还不结婚,肯定心理生理有问题。”
......
我们总是倾向于评判比较,主观的以恶向人。如何看待世界就是如何看待自己。最后我们发现,对世界,对自己,我们充满了敌意。
二 让爱融入生活
我们相信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助人。我们要通过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体会到心中的爱,让爱融入生活,实现与他人情意相通,和谐相处的目的。
非暴力沟通的4大核心要素是: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01 观察:区分观察和评论
非暴力沟通的第1个要素是观察。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评论并反驳我们非暴力沟通是东泰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他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
例如,“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欧文没有进一个球”是观察,而“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就是评论。
02 感受:区分感受和想法
非暴力沟通的第2个要素是感受。通过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我们可以更清楚的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在表达感受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此外,非暴力沟通还对表达具体感受的词语与陈述想法、评论以及观点的词语作了区分。
例如,“我觉得你不爱我”是对他人生活感受的判断,而非自己的感受。“我很伤心”或“我十分痛苦”是感受。
03 需要:感受的根源
非暴力沟通的第3个要素是需要,是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可以有4个选择: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以及分析,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其他人就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提出个人需要,会被认为自私。对女性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女性的形象常常和无私奉献联系在一起。
但是,坦诚是个人成长的先决条件。我们只有情绪坦诚,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才能够做生活的主人。
04 请求:区分请求和命令
非暴力沟通的第4个要素是请求。我们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而借助具体的描述提出请求。我们的请求越具体,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回应。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命令。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相反,非暴力沟通重视每个人的需要,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例如:“我希望你理解我”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请求。我们可以说,“你是否可以告诉我,你认为我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
三 反思总结
非暴力沟通需要不断刻意练习,内化于心。我们需要通过爱的语言,倾听内心声音,找到情绪背后的需要,建立与自己与他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获得爱、喜悦与平和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