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千年的等待—苏州博物馆

千年的等待—苏州博物馆

作者: 叶花飞舞 | 来源:发表于2020-01-19 20:21 被阅读0次

            你们还小,十岁左右的年龄也许理解不了这座博物馆本身的价值。可当你们了解了一名耄耋老人如何用生命去书写人生最后一笔辉煌,而这笔辉煌是献给故土的那份情怀后,我想,你们会想再去细细看看这座博物馆,这座也许是国内唯一一座有生命的,有温度的博物馆。那里不仅有举世无双的文物,那里不仅仅有江南园林的缩影,那里不仅仅有一座设计成功的建筑物,那里更有炎黄子孙爱国的精神,那里更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严谨敬业,勇于创新的精神。如果孩子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继承这样的精神,我们的民族必定能长久地屹立于世界之巅。这就是我很想给大家讲讲这个关于一位耄耋老人与一座博物馆故事的原因。

    【前言——千年的等待】    

              苏州是一座古城,

              苏州是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古城,

              苏州是一座2500年没有挪过窝的古城……

        公元前514年,春秋后期吴王阖闾命伍子胥在此地扩建大城,历经千年苏州城一直屹立于此。从最古老的苏州城市图宋《平江图》,你能惊奇地发现至今还有许多街巷名字不曾改变过。

            粉墙黛瓦,曲桥回廊,小桥流水,暗香悠远流长,这样温婉柔美的苏州本身就是一座博物馆。漫步于古老街巷,无意中踢到的石头,有可能就有上百年的历史。城市拆迁中,没准儿在哪一处的夹墙中就能发现价值连城的宝贝。午后沐浴于温暖阳光下的老阿婆手中那个喂猫狗的破碗也许就是明清时期的文物。就是这样一座千年古城,就是这样一座藏宝纳珍的风水宝地却没有一座与之相配的博物馆。直到1960年,博物馆才在太平天国忠王府遗址上正式建馆。可是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原有的场馆无论从场馆面积还是温湿度都已经不能满足一个现代化博物馆的需要,更不能满足人们物质及精神文化的需求,苏州急切需要一座新的博物馆,一座再现苏州2500多年文化历史积淀,承载着苏州2500多年漫长等待的博物馆。而又有谁才能将这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在一起,设计出一座书写千年历史的圣殿呢?毫无争议的人选就是他,被誉为“最后的现代主义建筑师”的美籍华人贝聿铭。

    【其二——建筑大师贝聿铭】

            他是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建筑大师,他是从苏州走向世界的建筑大师,他一生设计过无数风格迥异的建筑,一生得过无数设计大奖,最值得一提的是有着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里兹克奖”,他就是贝聿铭(1917-2019)。

          童年的贝聿铭嬉戏于狮子林的假山中,中国的传统文化深深烙印其心。贝聿铭17岁赴美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贝聿铭设计的建筑遍布于世界各地,如美国肯尼迪图书馆、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卢浮宫扩建工程、北京香山饭店、日本美秀美术馆……

            贝聿铭的建筑特色之一,“让光线来做设计。光是建筑的色彩,光很重要,没有光的变幻,形态变失去了生气,空间变显得无力。”众所周知,贝聿铭善用几何手法,贝氏建筑多采用简洁明朗的几何图形和线条来体现其现代感。贝聿铭喜用玻璃,钢材和混凝土,玻璃可以充分地将自然光引入到室内,使人感受到光的温暖以及光线灵动的变幻。钢材不仅能起到支撑和承载的作用,其流畅的线条和金属质感充分彰显了建筑的现代感。针对混凝土可塑性极强的特点,贝聿铭充分挖掘其表现力,使其不仅仅是一座建筑物,还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写在诗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贝聿铭的乡愁则融化在他的建筑作品里,“很小就离开了这里,所以我印象中的中国是纯粹的乡愁,它给了我一个机会,用建筑凝固我的回忆”。 正因为这深入骨髓的乡愁促使贝聿铭当仁不让地要为故里送上一份浓浓的深情,即使明白已85岁高龄的他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其三——无声的挑战】

            挑战之一:积淀着2500多年厚重历史下的苏州古城,如何用一座现代建筑去体现?

            挑战之二:苏州博物馆新址位置特殊,北邻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东邻太平天国忠王府,隔街相望的是世界文化遗产狮子林,被厚重历史环绕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如何能做到将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衔接和过渡?

          贝聿铭曾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苏州博物馆应该是要在对周边名园古宅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与之完美融合,绝不能破坏和影响,他要建一座“中而新”,“苏而新”,既要有中国特色,还要有苏州特色,更要有创新的富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现代化博物馆,这是贝聿铭浓缩了一辈子智慧和情感的封笔之作。

            设计基调确定下来后,贝聿铭开始了他的准备工作,而他的准备工作却是读书,唐诗宋词、昆曲曲谱及剧本、苏州城市规划、文化等相关资料。虽然贝聿铭长期旅居海外,但并没有被西方同化,心中依然牢牢固守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圣地,他喜欢唐诗宋词、元曲、《史记》,喜欢韩愈、陶渊明的散文,老子的《道德经》。中国传统文化是创作的源泉,贝聿铭深谙此道,他说,“第一是传承,第二是转化,第三是创新”,这是各个领域都该遵循的法则。

    【其四——细节产生完美】

          【传承】 苏州民居的传统特色——粉墙黛瓦,以“黑灰白”为主要色调,博物馆只有用“粉墙黛瓦”才能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贝聿铭用“粉墙黛瓦”来诠释其良苦用心,“中国传统中还有如此宝贵的建筑风格与技艺,需要被我们保存及延续,亭台、屏风、曲折回廊、掩映的花木,这些中国人擅长的空间处理方式,与西方钢铁、混凝土和玻璃同样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转化与创新】  粉墙为“白”,而“黑与灰”则与传统苏州民居色同质异。“黛瓦”是苏州民居所惯用的小青瓦,贝聿铭曾在设计香山饭店时,采用了小青瓦做屋顶。但是小青瓦较易开裂,需要定期更换。因此,贝聿铭要选择一种坚固耐用的材料,产自内蒙古、山西一带黑中带灰的花岗岩,俗称“中国黑”,淋了雨后,是黑色的,而太阳一照,就呈现为灰色。贝聿铭将这种“中国黑”切割成菱形用来代替小青瓦。爱思考的孩子们参观苏州博物馆时,问我,“老师,为什么博物馆的屋顶是斜的?”江南雨水较多,比比皆是的斜坡顶有利于雨水及时顺着屋顶斜坡流走,减少屋顶渗漏的可能,苏州博物馆屋顶的设计上也传承和借鉴了这种江南民居的风格。

            而黛瓦另一来源则是粉墙中镶边的石条。用整块石材进行装饰,要求点线必须对齐,误差不能超过2mm,哪怕是一点点误差,都会造成无法与墙体严丝合缝。用整块石材为粉墙“钩”边,可确保粉墙周边精致典雅的黑灰色镶边历经百年不褪色不变形,这就是“苏而新”。

          贝聿铭设计的屋顶窗户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老虎天窗的做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良,窗户设在了屋顶的中间部位,屋顶形成折角,金属材料制成的百叶窗不仅使进入的光线极为柔和,而且站在不同角度观察,真能体会到光的灵动。

          【严谨认真,精益求精】 贝聿铭一贯追求完美,追求细节。蜚声海内外的苏绣,一根丝线可被绣娘劈成几十股,这样绣出的“花”才会精致典雅。而贝聿铭对设计项目施工要求尽善尽美也可与苏绣媲美了。

          原来山水园直曲桥的桥墩颜色偏深,贝聿铭看了之后认为会压住山水园其它景观的颜色,要求将桥墩全部涂上与桥面一致的浅色涂料,这样人们才会把注意力完全引向桥北的“片石假山”。

            苏州博物馆中的树种是贝聿铭亲自于苏州近郊光福山区挑选而来的,只有三个树种,松树、桂花树和银杏树。树的位置、造型要求都要做到精益求精。入口处的松树枝桠要低,树的两面都是白墙,如若树的主干在一两米分杈,阳光就能将树枝的造型投射到粉墙之上,那将是一幅“以壁为纸”的画作。山水园人行道两侧的树木都不能太高,因为博物馆地面建筑多是一至两层。为了构成天然的绿色廊棚,树与树之间的枝桠要能相接到一起。甚至于连松树的颜色也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能太深,不要墨绿色,要选择灰绿色的松树。

            四季莲花池里的莲花通过暖房培育,四季开发,也只有苏州博物馆才有四季开放的莲花。

          山水园西侧的竹林,最开始时过于稠密规整,贝聿铭看完后要求对竹林重新修整,疏密得当,透过竹林可隐约看到后面的建筑物,让游客知道后面还有展馆。“建筑是刚性的,竹子是柔软的,刚柔并济,才能相得益彰。”

    【其五——山水求变】

          贝聿铭以往的建筑设计中很少承担园林设计工作,而这一次是退休11年后的贝聿铭重新出山,倾尽全力为故乡设计的一座与众不同的博物馆,为了化创新于传统中,贝聿铭亲自承担起园林设计工作。他说,“以前的造园手法,古人已经做得很好了,我们难以超越,所以不能不创新,这条路一定要走,但是非常难。”就像叠石假山,狮子林中的叠石假山已到极致,贝聿铭只能另辟蹊径,可是创新的源泉从哪儿来?还是要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产生。他的灵感来自于米芾的山水画,米芾山水画多以水墨点染,不拘形色勾皴。贝聿铭由此独创性地将石材切片加以排砌,“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绘制出一幅意象山水画。

            这些石头来自于祖国的天南海北,工作人员漫山遍野地为贝聿铭寻找中意的石头,发现理想的石头就拍下“玉照”,发给贝聿铭,不知拍了多少张,最终有十多块石头幸运的入选。接下来的困难就是如何将这些高达6米,重达100多吨的巨石运到苏州?采取的方法就是就地将其化整为零。已是89岁高龄的贝聿铭一天几个小时在现场研究这些石片,他发现石片的切面与石皮区别太明显,于是工作人员先将切面打毛,贝聿铭再手执专用火枪亲自喷烧,人工切面逐渐过渡到了自然效果。

        【敬业】准备工作就绪,贝聿铭俏皮地说,“可以开始画画了,可是建筑不是画画,画画得不好,可以撕掉重画,建筑却不能因为建得不好就推掉重建,因此做建筑一定要认真,这是对子孙后代负责。”整整三天,89岁的贝聿铭每天在现场工作十多个小时,24块厚重的石片错落有致地竖立在与拙政园相隔的粉墙前,米芾的意象山水画气韵生动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可贝聿铭并不满意,他认为只成功了50%,如果时间充足,他可以亲自去挑选石头。

    【其六——传统建筑也是展品“宋画斋”】

            贝聿铭希望能给后代留下一座完全传统的建筑物,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兴趣,这也许就是贝聿铭设计宋画斋的初衷。试想这不也是我们做教育的目的吗?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扇兴趣的大门。宋代是中国建筑的成熟期,对日韩建筑影响深远,苏州也应该为子孙后代留下些完全仿宋的仿古建筑。但是苏州明清建筑居多,宋代木制结构的建筑几乎没有,要想重建只能来自于宋代画作和古籍,这也是“宋画斋”一名的由来。宋画斋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刘禹锡的《陋室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故宋画斋“不能繁复,只能简单,越是简单、朴素,越是美的。”

    宋画斋的屋顶是用茅草搭建的,选用的茅草细而均匀。可难点却是寻找会盖茅草屋的人。百般周折后,终于寻到了两位,可一位七十多岁,另一位已然八十有余了,将来修复茅草屋时,恐怕更难了。最初的设想是屋顶全部采用茅草铺就,考虑到防水问题,就在茅草之间加入了防渗漏的现代材料。宋画斋的横梁、柱子及椽子则都选用不同粗细的梓木。而地板则是由方砖铺成,方砖下是高达40厘米的缸,缸与缸之间用黄泥、石灰和木炭填充,可防潮、吸附有害气体。最妙之处是穿着木屐,走在方砖之上,可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其七——人文思考】

          新馆中有一处供参观者休憩品茶的场所,这可不是普通的休息场所,这是蒙茸成林的紫藤园。夏日里,微风轻抚,人们远远就能看到园中紫藤轻枝曼叶铺展舒陈的姿态。这株紫藤花可有来历,它是苏州博物馆老馆忠王府那棵500年前文徵明手植紫藤嫁接而成的,从此新馆的紫藤便有了500年的文化血统,这就是贝聿铭的“插枝理论”,“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

            这正是各个领域创新的方法,要真正理解传统文化,而不是肤浅地运用传统符号,光寻历史的根是不够的,还要插上新枝,才能形成一种崭新的风格。

          85岁高龄的贝聿铭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和心血,更是一种深切的情感。他的赤子之心,他的创新理论,他的卓越智慧凝聚而成的就是眼前这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山水园林为一体的大成之作。

    参考资料:《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徐宁 倪晓英 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年的等待—苏州博物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har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