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张国荣,大家的第一印象,多是“绅士风度”“风华绝代”“亲切和善”等形容词,作为歌迷、影迷、局外人,这也是他能够带给我们的最直观印象,我们看到的他,都是在影像中或者报纸新闻上,而不能真真切切地去与他接触、交往,因此是隔着一层纱布的,仿若雾中看花、水中望月一般,有很大的虚幻成分,也许这是那个时代的偶像特质决定的。

我是个实实在在的“荣迷”,不过是“后荣迷”,但粗略算一下,作为他的粉丝,也有十多年时间了。张国荣从香港东方文华酒店一跃而下,到今天也有十五年了,十五年的光阴,并没有让张国荣的粉丝淡忘他,反而他更加扎根于我们的心中。这是一位怎样的人物,能给人这么大的影响。
“人死如灯灭”,一般死去的人,不管生前的灯多么炙热、多么亮堂,死了之后,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被人淡忘。可有几个人却完全反常,比如王小波,海子,还有张国荣,当然这也与他们都是英年早逝有关,难免会让人心中存有莫大遗憾,但若非具有极强的个人魅力,是很难如此为后人铭记的。

已经忘了什么缘由,开始关注张国荣的,好像是一首歌,叫《胭脂扣》。高三那年,在老家的厕所里,听的这首歌,粤语版本,也听不明白歌词,但张国荣浑厚而哀怨的声音,真的是瞬间把我给震动了。之后,我就开始到处搜罗他的歌曲,看他的电影,从此深陷其中,为其倾倒。记得我大学选修的音乐课,期末考试论文赏析的就是《胭脂扣》的配乐。

作为一个偶像,张国荣容貌俊美,儒雅绅士;作为一个歌手,张国荣声音浑厚、圆润动听;作为一个演员,张国荣演技精湛,与角色融为一体。这一切的一切,成就了张国荣在演艺界的崇高地位,可正因为这样,才把他推入了“抑郁症”的深坑,如果他能像李宗盛在《山丘》里面的感悟,“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看得通透一点,或许就不会选择自杀这么极端的方式。张国荣是敏感的,敏感的人会特别在乎外界的评价,或者纠结于自己对自己的高要求,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都能引起心理的极大波动。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我猜想,张国荣这样的人,更难于找到帮他排解心结的知音,他会把更多的心事放在心底,而不是倾诉给外人,有的人是天生的孤独者,就仿佛独立于森林而矗立荒野的一株树,风风雨雨更愿意独自去面对。

我最喜欢的两首歌,就是张国荣的《沉默是金》和《有谁共鸣》,这两首歌,我还自己翻唱了歌词,分别写成了《海海人生》与《有你共鸣》,时不时会哼上两句。风华绝代的张国荣,其实更大的心声就是沉默是金的自省和有谁共鸣的孤独吧。
曾和朋友评价过古天乐与梁朝伟,毫无疑问,两者都是很厉害的演员,在演技上,梁朝伟似乎更胜一筹,而且取得的成就更高,但我说,“现在我更欣赏的是古天乐,达着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两个人都已经达到了‘达者’的地步,古天乐确实在做着‘兼济天下’的事,可梁朝伟由于性格比较孤僻的原因,不太和外人接触,他还在‘独善其身’”。其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不应该质疑别人的生活方式,但作为个人,这是我心中的衡量标准。
每年的“愚人节”,各地的“荣迷”都会自发地组织各种纪念张国荣的活动,我也会有所关注,但我不会去参加,我会在心里缅怀哥哥,唱唱他的歌,看看他的电影,对于我来说就是很大的鼓励了,在这个世界上,我会有动力认真地活着。

最后引用我翻唱的《有你共鸣》中的一句歌词作结:“生命中,有你的相陪相守,又何叹,会没人共鸣?”我当时是为一个女孩写的这首歌,也为哥哥所写,望他在天堂不再如此孤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