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楼梦
看完二十九回。想到两个关键字词:慈悲,父子。
1.慈悲。
未见过世面的小道士不小心撞到王熙凤怀里,被她狠狠地扇了一巴掌,其他管家人员也准备对他一顿打。在场所有成年人,以凌厉的姿态对付一个贫困出身的孩子。只有贾母,能站出来替他说话,体谅孩子的难处,思虑孩子娘的心疼,甚至安抚孩子情绪。作为封建社会大家族的一家主母,没有讲究死板的等级制度,而是纯粹出于慈悲心肠,关怀弱小群体。也难怪书中说她为享福人福深,善有善报,能在家族没落前善终,也是当时不幸中的万福。
早上在门口值日,看到可爱的孩子们一个个向自己问好,感觉真的好幸福,瞬间觉得教师这份职业,是一份造福的事业。孩子学有所成,不管是学知识还是学做人,都能进步,对于孩子,乃至社会都是有益的。用一份慈悲的心对待所有的孩子,也算是一种祷福。
2.父子
二十九回写到贾珍寻贾蓉,说到老子没不怕热,儿子倒乘凉,还命下人啐他。看似父亲在严厉斥责,但总感觉与教导无关,反而是一种自私心态下的发泄。自己干活太累,看到儿子一身清闲,瞬间大发雷霆。儿子的表现是垂手不语,很是顺从,就像下人般任由父亲责罚。这样的关系,不像父子,而是上下级,没有情感,只有命令,冷漠至极。
反观今天放学后看到的一对父子,差异很大。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父子关系。孩子犯错哭泣,看到父亲来到,跟在父亲身后,扯着他的后衣裳,满怀安全感的舒坦。父爱如山,是有力的依靠,是柔弱时的庇护港湾。爱的本质是无私奉献,当有了只为自己谋算的念头时,就再也配不上父亲的称谓了。
二.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教师要心平气和。这很重要,也很难。尤其是面对学生之间的悬殊差异,总是焦虑有待提升的孩子。由于先天因素和成长环境,总有一些孩子在学习和行为上存在问题。想让他们有进步,就得经常严格督促他们。但是这样一来,孩子痛苦,老师也劳累。薛老师在她可容忍的范围内,放过学生和自己,随波逐流于日常的平凡中。但是,作为有责任心的老师,总是免不了焦躁,假如家长不配合,老师的教育工作难上加难。久而久之,再有良心的老师也会因无助疲惫而放弃坚持。
所以,寒门再难出贵子。有些孩子接受教育条件不足,家长又忙于生计,连生活都成问题,哪有时间管教孩子呢?所以,这样的孩子被放纵,也相当于被生活放逐。成才和成功,是需要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用自己的力量去克服种种障碍,然而,达到目的的人只是少数。大部分孩子,又继续延续父母辈的命运,被生活差遣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