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Kevin改变世界的点滴 Kevin改变世界的点滴 昨天
由于还是在负责社区产品,今天围绕社区的内容产生入口“发布”、“话题”原创下常见的产品经理会犯的错。
发布这个按钮
发布:内容产生的入口,当内容编辑或倒入完成后,用户进入到最后一步后需要【确认】是否发送。
伴随着最后一步操作,产品经理希望尽可能的让用户离开该功能前多做一些内容产生的功能。下面就是分别例举产品100与知乎的2个发布操作进行拆解。
产品100在内容产生后,希望用户填入封面、摘要信息,并且强制选中分类。这都是为了在社区中保证信息流的良好框架。
信息流的布局之前有介绍过,可以看下面
UGC与算法|2017行业产品FEED流产品设计,我如何落地UGC信息流?
移动端有瀑布流,PC端有卡片式信息流。但内容不完整是没办法让信息流有效的提供信息,反而给予用户错乱不堪的内容。降低社区阅读效率
知乎的发布文章,在最后要求输入对应话题,没有话题的文章是不允许发布的。可见社区是为了建立话题圈趣味,通过内容产生圈子,圈子对应用户。用户可以更精准的找到自己喜欢的版块。
话题与圈子
话题,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会与标签混淆起来。在社区不同的角色,游客、作者、提问者、回答者.....等。都有对应自身的类型,区分这些数据是用标签还是用话题?你可以参与下面投票
我认为刚刚接触社区产品经理的同学,一定会混淆2者的概念。首先话题与标签肯定不是相同意义。
话题面向的对象是内容,内容具有话题性。就好比每一个文章、提问、回答都会有一个主题,其实话题顾名思义是为了区分这些主题并形成这样的聚合。
话题在社区中,产品经理应该优先考虑让用户如何习惯“话题”,养成以话题的方式消费内容习惯。
我们在日常生活沟通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是需要话题。街边大妈在说什么八卦,能够吸引你的注意都是因为话题有独特的筛选用户作用,并且合适的运营有趣的话题也会吸引一批用户。
所以话题在产品设计中一定要考虑订阅、关注的关联。将用户与内容的关系链搭建起来,就好比把用户与社区的关系搭建起来。
虽然说社区本质是人与内容、内容与人的桥梁。但链接的本质还是需要话题来驱动。好的话题创建、热门的话题更新,都可以帮助用户停留与增长
为什么说社区产品是重运营的产品?
有个问题:
社区产品的本质是需要内容的沉淀,所以社区产品是重运营产品?
答案虽然如此不错,但我认为更好的答案是:
社区产品的每一步迭代都是需要内容支撑。
一个话题功能、一个圈子功能、一个发布功能,都是关联到了社区内容本质,为了让信息流结构化、产品结构化、用户数据结构化,并将其内容产生同步在社区里。都是每次迭代需要考虑的首要任务。
据说有的社区为了沉淀垂直内容做了10年之久,有的因为产品的框架与关联性设计只用了2年。不得不说,产品经理如何定位社区的规划与运营策略就显得相同重要。
好啦,今天的原创就在这。我会每周更新2篇产品工作案例
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