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摘录:
"水仙少年长得漂亮吗?"湖泊问道。
"还有谁比你更清楚这一点呢?"山林女神惊讶地回答,"他每天都在你身边啊。"
湖泊沉默了一会儿,最后开口说"我是为水仙少年流泪,可我从来没注意他的容貌。我为他流泪,是因为每次他面对我的时候,我都能从他眼睛深处看到我自己的美丽映像。"
概念转述:
虽然水仙少年每天在湖边欣赏自己的美貌,可湖泊并没有看到水仙少年长什么样子,因为它只从水仙少年的眼里看到了自己的美丽映像。
个人体验:
有时候读书,会情不自禁被书里的喜怒哀乐打动,真的是被书里的故事或情节打动了吗?1000个人眼里有1000个哈姆雷特。其实不是,只是在那些故事或情节里,看到了自己的过往或者自己的期待或者自己的好奇。找到自己和书的共鸣,在书里看到了自己。
初中的时候,都说《红楼梦》是四大我著,好看,于是跟着看,每个字都看了,有印象的却只是贾府里的茄子,竟然是要用鸡汤煮出来的,鸡肉柴了弃之不吃。那时候,家里只有孩子过生日的时候才能杀一只鸡,平时是舍不得吃的,我也认为这是最美味的了。竟然有人只用鸡汤煮茄子,鸡肉不吃。那时看到的是年少的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向往更广阔的大世界。
前两年,又一次读《红楼梦》,是听蒋勋老师提到其中的悲悯,再读,真的读到了悲悯,每个角色不是凭空出现的,有那个角色的成长背景和经历,不容易。以前大家都说的成功未必是真正的成功,别人都说的坏人,未必没有“好”,人物有挣扎,有失控等等,看到了世间的百态。这时候,看到的自己四十几岁的人生,见过人、事,体验到的各种情感。
也许,再过些年,重看,又看到不同,每一次都是通过别人看到自己。
行动指引:
多一分觉察,我看别人时,看到的是别人还是只是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