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新学霸社群
第18周+共享停车为何始终火不起来?+Miss.Gu#新学霸社群

第18周+共享停车为何始终火不起来?+Miss.Gu#新学霸社群

作者: MissGu_b0f7 | 来源:发表于2019-05-08 11:06 被阅读0次

一、共享停车模式分析:

痛点:

停车难。车多而车位少,停车位是一种稀缺资源,开车十分钟,停车半小时。(数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城市小汽车与停车位的比例约为1∶0.8,中小城市约为1∶0.5,缺口非常严重。

定义:所谓共享停车,即一些单位或个人将专有停车位对外开放,并通过这些共享停车APP管理软件进行分时出租,既增加收益,也方便他人。当前共享停车(也可以说是停车位租赁)的主流思路是,让小区与商业区停车位的错位高峰的情况进行优化,将停车资源错时共享。

共享停车是真正的共享

其他共享模式: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项目是打着共享旗帜的租赁项目。

共享停车商业模式:基于陌生人存在的闲置物品使用权进行转移使用权获取报酬为目的的一种商业模式。

共享停车的意义

共享停车的本质是没有制造更多的闲置资源,而是把固定车位流动化管理,有效盘活存量车位的使用效率,激活现存停车位闲置时间,成为解决停车难的一个新思路,因此许多城市政府均开始出台政策提出鼓励发展“共享停车”模式。当前,共享停车位几乎是唯一被政府鼓励发展的共享项目。

二、为什么落地难

全国共享的难点在于,除了线上入口之外,它的核心在于线下的布局与推动。

1、闲置过剩才是共享的基础,而如果某项资源具备稀缺的属性,更多的情况是会被人占有而不是被共享。车位属于稀缺资源,稀缺资源的共享本质上是牺牲了拥有停车位的小区业主的利益来满足外来车辆的停车需求,这种模式要走通显然面临着诸多利益方的阻力。越是稀缺资源,就越难以说服人去共享。

2、利益方牵扯太多,稀缺资源的共享难以走通共享停车背后,牵扯到业主、物业公司、车主、平台方四者的利益,而利益方牵扯太多,要平衡各方利益的难度就非常大。

1)物业:

①改造成本高:门禁识别系统若要兼容外来车辆临时停车和计费,需改造现有识别系统,增加车位锁识别器之类的设备,成本大幅增加;

②管理难度大:外来车辆的进入带来的安全隐患,管理成本投入也要进一步加大。

③影响物业利益:除了改造成本和管理难度增加,当前共享停车的费用低于临时停车的费用,但若提高共享停车费,又会降低车主用共享找车位的意愿;

2)业主:小区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开放内部停车设施,要通过业主大会决议,难以征得小区业主一致同意对外共享。

①许多小区车位配比不够:大部分小区都面临着现有停车位无法满足本小区居民的现实,现有停车设施满足本小区居民都捉襟见肘,停车位共享的需求就不会太大,没有车位的业主会给物业施压。

②担心安全隐患:外来车辆频繁进入小区共享停车位会增加安全隐患和扰民;

③共享时长难以控制:如果某些用户共享停车位时间过长,小区居民晚上回家自己的停车位一直被占据而无法停车,显然会影响到居民对于自身车位共享的积极性。

3、 共享停车的入口效应没有起来:从如今共享停车行业来看,当前共享停车位平台软件基本都是小玩家,并没有强势的平台入口与影响力可以快速推动规模化,做到全国性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4、共享停车地推难:前期的冷启动过程是一个高度依赖线下“地推”的活儿,需要一家一家小区、商业区物业去谈,阻力很大,这其中要快速做到全国铺开,难度可想而知。

5、成本投入大缺乏资本关注 行业缺乏独家兽来引发潮流:整个行业缺乏资本注入来推动其做大,也自然没有话语权,也没有与全国各大城市各种小区物业议价的资本与能力,更没有全国扩张的资本与影响力,共享停车火不起来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成功案例:欧洲的Q-Park

业务范畴:包括共享停车、自助缴费、智能找车、停车辅助外,餐厅、金融、车辆维护等服务。

成功原因:Q-Park的模式需要很大的资本投入,另外一方面是在欧洲,停车位并不稀缺,而是闲置资源,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的小汽车与停车位的比例约为1∶1.3。

PS:一直关注共享停车的项目,但是一直没有普及,最近看了一篇分析文章觉得还不错,就结合自己的理解重新整理了文章

原文:

http://www.woshipm.com/it/777218.html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03530587126255050&wfr=spider&for=pc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18周+共享停车为何始终火不起来?+Miss.Gu#新学霸社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hfm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