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119530/8b692408e89e7623.jpg)
年初的时候,总是看到有人热情激扬立下flag。
一年读100本书,每周读3本书。然后列出一条长长的书单,见者即羡慕又惊叹“你简直太棒了!”。
可往往会发生什么呢?
01买了几大千的书,堆得床上、桌上到处都是,结果年终只翻了前面的几页而已。
02天天读,年终时问其有何收获,竟是懵懂状。原来忘了书中的内容。
什么才是读书的正确姿势?
怎样读才会有所收益?
如何做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读书?
我们先看这个“效”字,如果追求的是读书数量。可能一目十行,本本翻过。然后放置一旁,不再理会,是无法发“效”字的。
《工作5年,决定你一生的财富》的作者三公子谈财富自由之路。她是阅读《小狗钱钱》时受到启发,开始理财并加以实践其中的理论,成就了现在的自己。
三公子现在千万身家。
如果我也在几年前读了《小狗钱钱》,是不是也有千万,没有千万应该也有百万吧!
大多人都会这样想。
事实上,我在十年前就读过《小狗钱钱》。书中的故事浅显易懂,道理也使人颇多触动,可是真正落实到理财上,自己并未按其实施。所以三公子现在是财富自由之人,而我还在追求财富自由的路上。
去年,我在社群打卡的时候,被要求重读《小狗钱钱》。
当时我边看边记笔记,对里面的一些重点做了勾画,如:“梦想储蓄罐”、“梦想相册”、“成功日记”、“72小时规定”等等。好象当时印象满深刻,以为自己读懂了。
时过一年,有人说要理财看什么书好呢?我顺嘴答“《小狗钱钱》喽!我读了两遍,三公子就是读这本书才成就财富的。”
“那这本书讲什么呢?要怎样做呢?”人家满脸疑惑的问我。
讲什么?怎么做?我一脸懵逼状,讪笑道:“你看看不就知道了。”
暗自里,我拍拍胸脯,“好险,想装高逼格来着,却被问倒了。”。于是,我回家三读《小狗钱钱》, 是不是很酷?好吧!是想哭。
为什么同样读过此书的人,有人会践行此书的理论,有人会忘记甚至无视书中的理论?
我想正是因为每个人在读书时,方式不同,产生的“效”则不同。
李叫兽在《为什么你看了很多书,却依然没有洞见》中谈到如何在读书中构建知识体系。
01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当某项知识呈现在书中时。第一时间猎取这项知识后,不仅仅是画重点,记笔记,发朋友圈。要找到这些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找到某些现象来解释这个知识理论,至少要5个。
02构思知识的多种用法
为了以后不能忘记,在深刻理解了知识的同时。要想象自己正在某场景中,运用这个知识解决某项实际问题。否则真到那般场景,大脑一团浆糊,哪里有知识的影子?
03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
读者第一时间发现有趣且有悖常理的现象。觉察但不深究,得过且过,势必放过一次洞见的机会。要时常有一颗童心,能问出“十万个为什么”并找到理论和知识解释该现象,并拓展思维,找到类似相关事件。
所谓的高效读书,不是为了追求某个数字和最快速。它一定是能将知识迁移到生活和工作中。让它发酵后从书中的价值变成读者的价值。
01何为读书无用,看完就弃之一旁。好比风中的沙,一吹就散,无法凝聚成自身的力量。真正的读书者要找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可迁移,可复制。
02同时设想这个知识会用在什么场景,而且在那种时候第一就能想到并用到实际工作中,否则忘记或不践行等同于自己不知道。
03当我们看到某种现象时,内心充满疑问且模糊不清时,要保持好奇心,用所学到的知识解释它,并找到类似关联事件。
洞察力,保持觉醒以及感知事物的敏锐度,找到其中关联,并加以践行。
从读书中学,在实践中用,不断总结内化产生价值,是真正的高效,是实实在在的不能忘记。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19530/b694ffa649c5e36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