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妮妮姐说:我把人生就是当成演戏,就是当成玩游戏的呀。从打工,到创业,从做互联网,到微商,到社群团购。可以把你想要做的那些角色列出来,一个一个去体验。
我脑子里的想法是这是一个安全感多强的人,她的内心是富足的,她爱自己,了解自己,才能爱满则溢,安全感也是这样。只有当一个人是感觉安全,才愿意去探索更多的未可知的事情。
安全感就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属于个人内在精神需求。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事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
我曾经焦虑,现在所在做的事,是因为安全感不够,还是能放弃部分安全感去相信他人进行合作。其实应该是用长时间轴来看这个问题,当下和未来,本来就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
只有当下是安全感富足的,对自己有信心,也知道所做的事是在自己承受的范围之内,才会敢于去放弃部分安全感去探索未来。
安全感富足的人一般能对周围怀有更多的善意,对未来有更多的期盼。在多年的中学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孩子的安全感很大程度也决定了他的性格。
林文采《心理营养》中也提到:如果孩子在“无条件接纳”和“重要感”两个方面得不到满足,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出现问题,占有欲强,爱妒嫉,长大后就会特别“粘人”,总之,会不断寻觅,找到一个在他面前自己最重要、最被接纳的人。
小时候因为养育不当造成的安全感缺失,在长大成人后是可以慢慢填补修正的,但很多人却没有意识到自己人生的不如意其实是安全感的缺失造成的。
李笑来老师说:
几乎所有的进步都是在放弃部分安全感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获得,被困在永恒的当下。
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肯定会把自己困在永恒的当下;
我们必须放弃一部分安全感,才能深入长期地观察、思考。
我认为当人的内心富足,对未来有期盼时,才会愿意放弃部分安全感去追求未来。这个内心的富足是可以通过不断地增加自己的能力、知识,学习而来提升的,很多时候转换一个角度,对人生对事件的看法就完全不一样。
可以放弃部分安全感的人,一个特点敢于和他人合作。
合作是什么?
合作的本质其实是大家各自放弃一小部分安全感,并把那一部分安全感交由合作方来保障。信任是什么?信任是相信对方不会利用自己主动放弃的那一部分安全感。
所谓的缺乏安全感,其实就是不相信他人竟然可以不利用自己放弃的那一部分安全感,所以只能自己去搞定百分之百的安全……
这真是令人心力交瘁的状态,不是吗?估计特朗普现在就是这种心理吧!不相信一切,不相信合作,全世界到处去点火。安全感真的不关乎年龄,也不关乎国界,就是一个人的自我认知不断提升得到。
李笑来老师说不要和安全感不足的人合作,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不可能有真正的合作关系,这点我也深有体会,也想到了董明珠小姐说的,不要和太磨叽的人谈生意。
这其实都是一个道理,如果对方自己的安全感不足,他是需要不断从外界去获得填补的,她也不容易把后背交给对方,这样的合作必然累人。
在我的团队里,发现业绩做得好的人,都是乐观而且积极的人,她们对外界有更高的敏锐感,也有更好地和他人沟通。而相反的,对外界质疑多过肯定,对他人要求高过自己的人,基本她也不大可能取得高业绩。
曾经的我带团队,觉得不能辜负每一份信任,用尽一切方法去帮小伙伴成长,但最终发现这不显示,不是他们现在拥有的资源多少,而是他们的思维、认知模式才造成他们现在的资源缺乏,所以跟还是在自我提升,包括安全感提升。
所以正如李笑来老师说的,大智如愚也罢,勇敢挑战自己也好,最终还是回到自己,只有觉得自己当下的不足,思考造成当下不足的原因,才能去改变提升自己,别人教完全没有用,必须自己教自己。不活在当下,是要相信未来,还要反思当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