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在新华书店,我与《看见》邂逅。
在这本书中,我第一次看见了耍猴人老杨和猴子的故事。
之后,寻根溯源,在《读库》中看见了这个真实故事的一系列,可以说,这个选题对生活的真实把握和对事件中人的关注,是一位新闻工作者对信念永远追寻的态度。
《读库》主编刊登这些照片时曾说:“预设主题进行创作,是一种可怕的习惯。往往大家认为拍弱者,都要拍成高尚的,或者让人同情心算的,但是,马宏杰超越了这种‘政治正确’。”(马宏杰,耍猴人的跟拍摄影师)
2015年,《最后的耍猴人》出版,2016的冬天,我读了这本书。
如果问我,再次看见耍猴人老杨的江湖有什么感受,我会告诉你现在更深的理解——社会的边缘人。
书单 |《最后的耍猴人》街头的耍猴卖艺,大多数人第一眼是新奇,第二眼或是驻足观看,留下点钱匆匆离去。
耍猴人,他们在我们生命中只是短短数秒的过客,我们从未想去了解,了解他们为什么奔走这样的江湖?了解他们如何与猴子之间默契地共同表演?了解他们从哪儿来,又到哪儿去?……
他们不在我们生活的圈子中,这种古老即将消亡的行当我们一无所知,他们在社会的边缘,徘徊。
马宏杰,跟拍了将近十年这样的生活,透过他的真实镜头,我们看见了老杨与猴子的交往。
这些年,跟农民一起扒火车,带着馒头和自来水,头顶塑料布,躲在下雨的敞篷车厢里,猴子也钻进人堆里避雨,人和猴都瑟缩着。这是真实。
我们感谢这样的摄影师,展现给我们生活中边缘人的生活。
书单 |《最后的耍猴人》“生活就是生活。他没有只站在哪一方的立场上。在赤贫的中部山村,历史的黄河故道,土壤沙化后的贫瘠之地,”许许多多这样的真实都在发生,我们社会中的边缘人会继续边缘化,直至消失,这些看见的或看不见的真实也在时刻敲打着我们:你能做些什么?
就像作者在这本书中序言所写:我关心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