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讲毁了!
我是这么感觉的,虽然孩子们那明亮的眼睛、兴奋的表情告诉我,他们是有所得的。
课程本来的本来是这样安排的。
直接拎出一个主问题:“信可乐也”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慨的发生?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走进文本。之所以没有安排单独的字词讲解,是因为我是这么设想的,当他们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第一个必然要解决的就是字词,而这时候的解决字词应该是主动的,因为他们带着问题的,他们有明确的目的就是思考:为什么“信可乐也”,当他们去主动探索的时候,他们的主观能动行就会强很多。
可现实版的是这样的。
检查课前的预习,处理生字词。可是当课堂推进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意思。在推进课堂进程的时候,自然就阻碍了一些。分析“信可乐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没有根基,自然就没法推进。于是就干脆放慢步伐,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阅读,去消化,去疏通文意。当然我们知道,读古文不只是要读懂文字,还要读懂文字所承载的情感、义理、思想。其实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我们之所以要读懂文字是就是为了去读懂文字背后所承载的情感,义理和思想,当然也包括他们的行文笔法。但是如果不解决文字问题,后面的所有也都只是问题。解决字词的问题只是手段,远不是目的。
于是决定停下来。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阅读。
一节课也就这样过去了。
如今发现,其实可以把探讨问题和文字梳理,融合在一起来处理的。可以在分析课文的时候,举出一个例子。可以慢慢的进行延伸,比如:作者他们一行人去进行曲水流觞,他们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什么人在一起,做了什么事儿?用这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进行入手,或许探讨起来就方便很多。即便有一些字词不能解决,当时也可以停留下来,在一个语境里边去解决文字。这比单独拎出来这个字去单独训练效果要好很多。一如我平时要求学生成语背诵并不只是背意思,而是用这几个成语写成一段话,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当他们不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的时候,自然不知道如何形成一段话。他们要想运用这个成语,必然要反复的回到这个成语本身的意思,然后再设想一个语境去运用它。这样的效果就好很多。
希望下一节课可以更好。
没有什么预设是完美的,其实如果事事都可以预设的话,生活也就索然寡味了。突然间想起来傅雷先生所说的那句话,“大家都做了羲皇上人,垂手而天下治,做人也太腻了”。
或许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讲一节课下来没有发现问题。
聊以自慰。
这节课,讲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