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同学们都叫他学委。不过,第一次得知班里的学习委员是他,我着实被吓了一跳,我在心里想,这个班里难道没人了吗?班主任怎么想的呢?学习委员应该是成绩格外突出的人吧?他貌似算不上。
首先,书写方面,班里有几个学生的卷面糟糕,字特别不好,至少在我看来那样的书写跟高中生的身份不符。他就是其中一个。
第二,说话做事,慢腾腾的,那次学校收取各班创新作文大赛报名表,他是班里联络员,可是他却不知道此事,所以迟迟没有上交报名表,直到报名截止时间到了,才看到信息,赶在最后一天才把报名表交上。
第三,高一第一次段考,他作文竟然没有写齐,导致语文没及格,得了八十九点五分,他是班里唯一一个不及格的人,要不然及格率就是百分之百了。
我想不明白班主任怎么会选他做学习委员?难道除了语文,他的其它科目都非常好?若是这样,我的任务将是艰巨的,又是一个偏科的学生, 偏的偏偏是语文,众所周知,语文不好,那可不是短期就能提高成绩的。
于是第一次段考后,我就格外关注他,考场没写齐的文章敦促他补齐,虽然他没有按时交上来,但是经过一番开导,最终他还是补齐了。为这,我奖励了他一本字帖,他当时喜出望外,此后学语文格外积极了。
练了半学期的字,而今书写已可以看得下去了,不像第一次交的作业,让人不忍直视。
青春主题诗歌朗诵会,他提前准备了道具:一副墨镜,戴上后,引起不小的轰动,同学们一下子来了兴致,为他欢呼鼓掌。和其他同学相比,他的朗诵是真正在朗诵,其他同学大多数放不开,只是一读了之,更像是在读课文或是完成任务,至于效果和质量全然不顾,当然,部分同学语文素养欠缺,有的压根就不知道该怎样朗诵。他走上讲台,有模有样地调动肢体语言,声音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话音一落,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显然,他把其他同学比下去了。最起码,他放得开,站在讲台上的状态是在线的。
后来,听班里学生说,他去参加学校广播员的竞选,成功当选,我为他感到高兴,想,在广播站锻炼,也是有助于他的语文学习的。
第二次联考,考前刻意提醒他一定留够写作文的时间,保证作文完篇,他做到了,语文得了一百多分。谁知上周周测,他的作文又没有写齐,写了五百多字,得了三十五分,语文总成绩九十五分,好在及格了。看来想一下子扭转他的语文薄弱状况,也是不现实的。
好事多磨,我相信他会越来越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