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智君
原创作品,转载需要作者授权
图片选自网络向为此付出者致敬世上遗憾的事情很多,对于记者来说,外出采访失败,闹个白跑一趟,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
那么如何避免这样的遗憾事发生呢?我的一次努力,有了满意的回答。
那年的6月24日,一名读者电话报料:他开农用三轮车从外县回市区,途径城乡结合部的时候,因为口喝得厉害,到一家小食杂店买了一瓶水。
就在报料人买水的时候,一个南方人(男子)领着一个小男孩来到食杂店买面包。南方人非常可疑,因为买面包所剩的零钱他没要。
报料人推测,那个南方人是人贩子!他给晚报打了报料电话,希望记者跟踪调查。赶巧我接到了这个电话。
此时已经快到中午,采访车都出去了,无奈,我只能打车前往事发地——小食杂店。
报料人所提供的小食杂店地点,在市区西南方向的城乡结合部,这个地方临时建筑多,街道七拐八拐的,寻找那个小食杂店十分困难。
我乘坐出租车寻找了好一阵子,始终没找到,为了减少成本,我放弃了继续乘坐出租车寻找,改为步行。
东一趟,西一趟,我付出极大的努力,依然没有找到。在寻找的时候,我不住的用电话与报料人联系,以确定小食杂店的准确位置,询问南方人领着小孩“逃走”的路径。
报料人说了半天,我也没整明白,不得已,继续找小食杂店。
虽然此处是城乡结合部,但是,面积要比我想像的大,足足找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有结果。
这时,我担心起来,如果报料人反映的情况属实,那名被拐的孩子多危险呐!
我赶紧给报料人打电话:“我这头没有找到可疑人,打算放弃,如果你报料的情况属实,请赶紧报警。”
我松了一口气,站在一处十字路口,四处望了望,心里想,白跑一趟?打车费已经花了90元了!不能让90元钱打水漂呀,这条线索废了,也不能就这么拉倒,应该找个别的线索写,最起码把打车的钱挣回来!
因为报社有规定,写稿了给报销车费,稿没写成自己掏腰包。
我再次四处望了望,哎呀,西边那不是一个大垃圾场吗?都已经中午12点了,垃圾场里竟然还有人在捡垃圾。
捡垃圾的人既然这样辛苦,背后一定有故事。
距离远的原因,看不清捡垃圾人长得什么样,模模糊糊好像是一名女士。
图片选自网络向为此付出者致敬我向垃圾场走去,垃圾腐烂的腥臭味扑面而来,我一阵恶心,用手捂着嘴继续前行。
走到垃圾场边上,离捡垃圾人也就10多米远了,这时我看清了,捡垃圾的果真是名女士——她戴着口罩,头部还进行了包裹,然而,露在外面的一双大眼睛非常漂亮。
我问她,为什么到中午了,还不回家吃饭?
她疑惑的问我,你是谁?来这里干啥?
我说,我是记者,看到你捡垃圾,中午顾不上吃饭,一定有困难才这么做。我要采访你,给你写一篇稿,兴许能帮助你。
她说,我没困难,不需要帮助,都习惯了。
之后,她再也不说啥了,一个劲低头从腐烂的垃圾堆里往出挑拣纸壳、塑料袋、布条等,挑拣完转身把这些分别装在不同的袋子里。
我看她不配合我的采访,顾不上埋汰不埋汰了,上前给她当帮手。
一看我这样,她不好意思了,说,这可不是你们文化人干的,快歇手。
她一边说着一边摘掉口罩,走到上风头一处没有垃圾的地方,接受了我的采访,讲出了她的故事。
这个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一鼓作气写了一个整版。
稿件刊发后,感动了众多读者,也得到了总编的奖励。当然,不用说奖励多少多,就是稿子所打的高分,就远远超过了30倍的打车费用。
尤其是,很多爱心读者向拣垃圾女士伸出了援手,有的给她送来了钱款,有的给她张罗找对象。
就本次采访而言,很有感触。一般情况下,千辛万苦采访“人贩子”无果,情绪会很糟糕,精神头都用在怨天怨地上了,哪还有“另辟蹊径”的想法?
这样就错了,事情往往是这样,新的希望诞生在失望之际。
此线索没采访成功,我不放弃,我再去寻找彼线索,绝不停止努力的脚步。你要相信,既然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根据这一素材,我写出了一篇非常有影响的非虚构故事,题目叫《遮面的漂亮妈妈》。
下面分上下两部分,把《遮面的漂亮妈妈》分享给大家,敬请期待。
图片选自网络向为此付出者致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