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听到声音,醒过来,透过门缝,看见灯光,并听到她在那里翻纸张的声音。她在找他立的遗嘱。
他在日记中写道:“假如妻子知道并明白就是她一个人在扼杀我生命的最后几小时、几天、几个月就好了。”
他的妻子可是他当初千辛万苦追来的,现在两人关系却如此僵。
认识妻子之前,他谈了一次恋爱。因两人没有相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分手。
遇见妻子时,老丈人是宫庭侍医,全家都以为他看上的是大女,而他看上的是自幼酷爱文学和绘画,常试作小说,甚至把他的《童年》整段地背诵下来的小女索菲娅。
女方父母对他不遵照习惯向长女求婚不满,对他冷淡。他心灰意冷,最终热烈而真实的爱情战胜了他。他向她求婚。在丈母娘的帮助下,他与心爱之人结婚了。
婚后,他创作。她除了照料孩子,还关照他的作品,成了他最得力的助手。
当他们有6个孩子时,为了增加收入,他购进土地,发展家业,尽可能多地增加写作进项。
后来,他看到贫民痛苦生活时,他想抛弃自己的贵族生活。他要求儿女和妻子离开他的庄园,永远居住在农舍里。
她不答应。她要为他、为子女而继续生活。离开物质保障怎么生存?他不听她解释,拒绝给予她一切温存与体贴。
她大半生为他而活,现在她感到他对她的信赖在失去。她大哭、争论,却让彼此裂缝撕扯得更大。
后来,他把全部财产和著作出版权授予她。
这时有几个贫穷农民偷了他几棵树,被她告到法院。她想宽恕农民,但刑事案件不能宽恕。他忍无可忍,气呼呼指责她。
后来,他又把财产分成9分,分给妻子儿女。
当灾情来时,他募捐,创办饥民食堂。她也加入其中。
小儿子出生。他有5儿,2女。妻子美丽,儿女乖巧。他身体健康,才52岁,应是人生赢家。
但他却没平时的高兴劲,难得微笑。他心善,仁慈。他想救更多穷苦的人。他见她管理田产、森林所采取的措施和从出版他的作品中获取收益时,他就不安。
他不知道她不仅在复杂的生活处境中苦苦地挣扎,同时也在他和那些“弟子”交往中感到穷蹙、窒息。
他避开她又立遗嘱了,把一切作品的主编和出版人指定为契尔特柯夫,一个接受他的学说,从事慈善事业,忠实于他学说的信徒。
她想这样自己和孩子们的生活都会因为没有他的支持而变得穷困潦倒。她生气,焦虑不安。大家认为她生病了。
他接受别人的意见,立遗嘱公开化,但与她的关系已恶化。她的精神状况差,他的病也加重。
为了躲开他,他离家出走。为了追到他,她四处打探。
她是爱他的,为了他自杀。他担心可怜她,却坚持自己的立场。
她终于见到他,跪下来吻他的手,温存地请他原谅,得来他几声长叹。一小时后,他与世长辞,享年82岁。
他们都没错,结局却苦涩。他是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
故事来自《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