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放结论吧:
伦理/道德,本质上讲是一种随生产力变迁的生产关系,是一种社会规则和信用体系。它要求和期望社会成员在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中共同遵循(规则),从而使得社会成员的行为具有了可预测性(信用),进而保护社会活动中各个成员的整体利益平衡,而不是单独将某一方的利益最大化。
伦理(ethics),或者说叫社会伦理,或者说叫道德,是人类社会为了其整体有效和高效运转,而取得和达成的一整套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共识。它是一种每一个社会成员被期望遵循的社会规范。比如,当下人们默认,不能进行性骚扰,不能使用童工,不得有种族歧视,不得使基因被编辑的婴儿出生,等等;再比如,欧洲中世纪时的种种规矩,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三纲五常。这些都是伦理/道德的具体内容,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社会伦理,很多伦理内容,都被写入了当时的法律。
在这里,我们认为,伦理(ethics)和道德(moral)这两个概念是等同的。伦理=道德。
尝试更细致地分析。道德为什么会产生?它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活动中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如果不遵守道德,个体的利益会受到损失。至于这里的利益具体指的是什么?它包含的范围可以很广泛,比如下文中作者提到的效率,这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很普遍的利益诉求,另外还包含其它物质的和精神的好处。注意,道德是一个与人类社会相关联的概念。如果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脱离人类社会,那么人类社会的道德对于他而言,是没有意义的。换句话说,道德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的。
人类的社会活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或者说人与人之间的互动(interaction)。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包括什么呢?包括:(物质、资本和信息的)合作、分享、交换(交易)、获取与给予。这里要先明确人类,或者说生物的一个本性——自利性。自利性是所有生物的本质特性。至于自利性的具体内容或要求,有很多,在不同的情形下有不同的目标——但总之都是人类想要的东西,想要实现的目标。比如,更多的XX,更好的XX,更快的XX,更方便的XX(效率更高的XX),等等,都可以属于自身的利益。特别地,对于交易来讲,就是更低的交易成本。在很多情况下,自利和利他是不矛盾的,可以同时实现的;但也有些时候,自利和利他产生矛盾,这就是自己与他人产生了利益冲突,这种情况也是非常常见的。这种情况下有几种选择:一是不考虑他人的利益,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二是尽量实现自利与利他的平衡;三就不说了。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每一方都要在可能的范围内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道德,就是用来实现这一目的的。设想一下,二人A和B要做一个物品的交易,每个人都想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如果完全不考虑其它约束,A可能直接开着挖掘机去见B,从而威胁B给出更多的物品,甚至抢劫——因为A可能只想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问题是,这样一来,B也可能会准备一台更大的挖掘机去应对A……这样最终的结果就是,双方都不确定会从交易中获得多少利益,但必须要事先付出很多(挖掘机,和准备挖掘机的时间精力,或者说效率),这样一来,交易成本骤升,并且反而双方都可能无法实现自己的利益。所以在这种普遍的情况下,道德就产生了。在道德的约束下,双方都默认对方不会开着挖掘机过来(A也不用事先准备挖掘机了),从而可以按照预先的设定顺利完成交易。如果一方违反了道德,那么全体社会成员(或者其代表)将会对违反的一方进行惩罚,以防止和期望其下一次不要违反道德。多方交易的原理也是如此。
所以,回到开头的结论:道德本质来讲,是一种信用体系。这种信用体系,要求和期望社会成员在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中共同遵循,从而使得社会成员的行为具有了可预测性,进而保护人类在社会活动中各个成员的整体利益平——尽量使得每一方都少付出多获得——而不是单独将某一方的利益最大化。
道德是如何形成的?概括来讲,它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适应生产力的结果。大体上是,有人提出规则,得到小范围的认同,再扩展到更大范围的认同,这期间可能一直伴随着修正和争议,直到(可能)形成全社会的对于不同事务的相应的道德规则的共识。本文开头已经举了几个例子。再比如,乒乓球中默认不成文的规矩,不打11-0,就是一种乒乓球领域内的道德规则:它很好地保护了双方的利益,达到了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利益平衡——胜的一方获得了胜利,负的一方也保有一些颜面,这样的规则最终被乒乓球界所接受,成为了道德共识。道德是一种生产关系,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大的时间尺度来看,道德大体上是与当时的生产力相适应的;但是,像其它的生产关系(如法律)一样,道德一旦形成,它的改变相对于生产力往往具有滞后性(例如,彩礼)。特别是,当某一时期,社会的生产力发展迅速,道德可能会滞后较多。
作者:Twiknight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46050/answer/3351603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道德不是天然就有的,是为了解决人类之间利益冲突才被创造出来的规则。
一个人如果一生都处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不与其他人接触,那么他是不需要道德的,至少是不需要对人类的道德的。
换言之,道德是在人与人互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的。
那么人与人最普遍的互动活动是什么?
交换是人类之间最普遍的互动。
物品,资本,信息……一切资源的交换活动构成了人类之间互动的大部分。
那么,交换活动和道德有神马关系呢?我需要一个假设来支撑我的论点:这个假设就是
大多数人都是自私的。
如果驳倒“自私”这个前提,那么我的论点就不攻自破了。
好了,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个极端自私的人参与交易,那么他会怎么做?答曰:想办法获取最大的利益。这个办法可以是欺诈,可以是垄断,甚至可以是开着挖掘机去威胁对方……而你永远不会知道对方会采取什么行动。如果所有人都这么做,那么交易成本就会大幅上升(比如你为了防止对方用挖掘机威胁你,可能需要准备一台更强大的挖掘机)。
如何降低这个成本?答曰:信用。
很好理解,如果你确信对手不会开着挖掘机来,你就不用准备挖掘机了。
道德正是这样一种信用体系,
双方(或者多方)通过相信交易的对象是遵从道德来进行交易的,从而降低了交易的成本。为什么遵从道德的交易对象是可靠的?
因为所有的道德,其目的只有一个:构建信用 。
那么什么是信用?我个人认为,
信用曰:可预测性。
一个有信用的人,他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他绝不会一面保证不使用暴力手段,一面开着挖掘机来威胁你。但是没有信用的人,他的行为是不可预见的,他可能不仅开着挖掘机,挖掘机上还搭载了战斧式巡航导弹。可以想想看,那些林林总总的道德准则,是不是在告诉你一个遵从道德的人,在什么样的情景下,他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这里感谢下自由是不是这个世界的普世价值?这个问题下
的回答,这个答案给了我很多启发。
那么道德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恰恰相反?如果人人都会开着挖掘机进行交易,这样也是可预测的。没错,确实是这样,但这违反了我们的假设:大多数人是自私的。自私的人的目标只有一个,获取最大利益,但是上述的“不道德可预测”这种情况会大大增加交易的成本,明显和目标相左。
=======================================
现在来解答题主的问题。很抱歉我不懂市场经济和其他经济体制,但是市场经济作为交易活动的一个集合,它和道德的关系,我觉得是可以用上面交易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来解释的。
我要说的是,道德是为交易而服务的。
道德存在的价值就是提供信用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如果道德准则无法降低交易成本,那么它就是伪道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