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1、称赞有方法,父母们不必过分担心和焦虑,给孩子更多的爱和真诚,让他明白成败只是结果,过程的付出和收获是更美妙的事情。只要父母和孩子都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相信孩子一定会收获更多的成长。
2、真正的赏识教育需要具体地、客观地评价孩子,体现父母对孩子真诚的赏识,才能激发他们的内部动机。父母称赞孩子是父母对孩子的一个评价,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评价是重要的他人评价,他人是怎么评价自己的,从哪些方面评价自己,是他们逐步学会怎么客观评价自己所依据的重要参考。
3、称赞孩子,一定不要拘泥于什么句式,否则就会显得不真实。事实上,很多时候,在关系默契的家庭,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心领神会的微微点头、一个小手势,胜过千言万语。珍惜我们的口头称赞,让孩子自己去体验自我满足感。
4、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会认为:“是的,我很聪明,但是,如果我不努力的话,我将浪费我的天分,将来一事无成。所以,我的付出依然很重要。”这样的孩子,根本不会在周围人夸他聪明的时候沾沾自喜而迷失方向。
【摘抄】夸奖孩子需走心
或许你会听过这个建议——如果要夸奖孩子,千万不能说“你真聪明”“你真棒”,而要夸奖他具体好在哪里。
这个建议本身是没有错,但是似乎总有一些不对劲,比如说,有时候,我看到孩子的一个行为,第一反应就是,哇塞,你真棒,blabla,然后你突然卡住了,育儿大师说了,不能说,你真棒,那么,我该第一句话怎么说呢?
本来好好的一个真情流露的机会,硬生生被卡住了,然后情绪过去了,说出来的话,似乎很有见解——你搭的非常有建构感,你选的颜色非常鲜艳——但是,却少了点激情。
实际上,当你发自内心的去称赞孩子的时候,你的真诚也能带动孩子的内心,这个时候,即使你只是说了一句你真棒,孩子也能感受到你是真心看到了他的闪光之处,当然了,对于比较小的孩子,可能他们并不是很会评价自己,但是如果让他知道,父母是真心的认可自己的,他们就会对自己产生足够的信心。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就会事半功倍。
但是,如果你只是很句式化的套用一些赞美语,即使这些赞美方法非常符合对孩子的思维模式的培养,然而没有真实的情感投入,孩子也会很敏锐的感知到,他们会感到困惑,父母是真心的认可自己吗?从而对自己开始产生怀疑。
如果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鼓励,或者一直被否认和指责,孩子就会因为感受不到爱而感到痛苦,他们也会努力去改变自己,讨好大人,以求博得宠爱。
所以重要的,不是你用什么样的句式来赞美孩子,而是你是否发自内心的看到了孩子的闪光点,然后表达了你的感受,同时引导孩子明白,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就很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