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哲学的慰藉》摘(三)

《哲学的慰藉》摘(三)

作者: 拾荒者Sylvia | 来源:发表于2016-06-04 15:22 被阅读0次

对受挫折的慰藉

《哲学的慰藉》摘(三)

哲学的任务是教会我们在愿望碰到现实的顽固之壁时,以最软的方式着陆。

怒气来自一种信念,认为某种挫折没有写进生活的契约中,这种信念发源于近乎喜剧性的乐观,但其后果却是悲剧性的。

我们若是不抱那么大的希望,就不会那么愤怒。

吾等生存其中,而周围事物皆必有一死。汝生而终有一死,汝所生者亦终有一死。一切都应在考虑之内,一切都应在预料之中。

对不公正抱怨的本身就暗含着一种信念:坚持认为这个世界基本上是公正的。

如果你想消除一切担心,那么请设想你所害怕的一切都会发生。

(实用主义)我鄙视财富领域中的一切,但是让我选择的话,我将选择其中比较好的那一半。这不是伪善。斯多葛主义并不提倡贫穷;它提倡的是我们既不害怕也不鄙视贫穷。它认为财富——用技术名词来说——是一种优先产品,既不是必不可少的,也不是罪恶。斯多葛派人士可能接受命运女神的恩赐和愚人一样多。他们的房屋也可以一样大,家具一样漂亮。而确定他们的智慧的只有一点:如何应付突如其来的贫穷。他们会泰然离开他们的华屋和奴仆,没有愤怒,没有绝望。

像居鲁士和皮索这样的人的精神中存在着某种卑下的品质。他们总是预料要受辱,其背后实际是担心自己有理由受到嘲弄。当我们怀疑自己是伤害的恰当的目标时,那就很容易相信确实有人或有东西在设法伤害我们。

卑下的解释:建筑工人敲打是为了要让我恼火。

友善的解释:建筑工人在敲打,同时我感到恼火。

塞内加的智慧就在于正确地区分何处能够凭己意重塑现状,何处是不可改变的现实,必须泰然接受。

牲口跟缰绳较劲,只会越抽越紧……任何缰绳都是顺着它伤害少,而越逆着它挣扎伤害越大。对压顶而来的恶意惟一的缓解剂就是逆来顺受,向必然低头。

理性使我们能够决定,什么时候我们的愿望与现实的冲突是无法调和的,于是命令我们心甘情愿地,而不是怨恨满怀地接受必然。我们可能无力改变某些事态,但还是有自由决定对待它们的态度。正是从自发地接受必然之中,我们找到了明白无误的自由。

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相关文章

  • 《哲学的慰藉》摘(三)

    对受挫折的慰藉 哲学的任务是教会我们在愿望碰到现实的顽固之壁时,以最软的方式着陆。 怒气来自一种信念,认为某种挫折...

  • 《哲学的慰藉》摘(一)

    对与世不合的慰藉 这位哲学家宁愿失欢于众,获罪于邦,而决不折腰。他决不因别人指责而收回自己的思想。而且,他的自信不...

  • 《哲学的慰藉》摘(二)

    对缺少钱财的慰藉 他的哲学最显著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强调感官的快乐:"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目标,"伊壁鸠鲁如是说。...

  • 《哲学的慰藉》摘(四)

    对缺陷的慰藉 我们还敢说拥有理性的好处是为了缓解我们的苦难吗?(我们把理性抬得那么高,并且据此认为自己可以君临万物...

  • 《哲学的慰藉》摘(五)

    对伤心的慰藉 叔本华给我们内里的那种他认为先于理性,强大得足以歪曲一切理性的计划和判断的力量起了一个名字,叫作"生...

  • 《哲学的慰藉》摘(六)

    困难中的慰藉 既然如愿以偿是幻想,智者就应该致力于避免痛苦而不是追求快乐,如叔本华劝导的那样,"悄然退居一室,与灾...

  • 《哲学的慰藉》三

    伊壁鸠鲁教我们怎样才能快乐,但是人生百味陈杂,谁都说不准灾难和明天哪个先来。 有一位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就被灾难相中...

  • 《哲学的慰藉》

    这本书看的囫囵吞枣。 主要讲的是,针对六个不同的人生问题:不受欢迎、缺钱、遭遇挫折、被认为有缺陷、心碎、困顿,德波...

  • 哲学的慰藉

    阿兰·德波顿是一位笔下极富灵气的作家,博览群书并具有自己的写作风格,出生于富裕之家的他没有世俗琐事的羁绊,...

  • 哲学的慰藉

    今年七月是一个苦闷痛苦的日子。无意中在微信读书,看到这本书——《哲学的慰藉》,[英]阿兰·德波顿,资中筠译,上海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哲学的慰藉》摘(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hvl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