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受挫折的慰藉
《哲学的慰藉》摘(三)哲学的任务是教会我们在愿望碰到现实的顽固之壁时,以最软的方式着陆。
怒气来自一种信念,认为某种挫折没有写进生活的契约中,这种信念发源于近乎喜剧性的乐观,但其后果却是悲剧性的。
我们若是不抱那么大的希望,就不会那么愤怒。
吾等生存其中,而周围事物皆必有一死。汝生而终有一死,汝所生者亦终有一死。一切都应在考虑之内,一切都应在预料之中。
对不公正抱怨的本身就暗含着一种信念:坚持认为这个世界基本上是公正的。
如果你想消除一切担心,那么请设想你所害怕的一切都会发生。
(实用主义)我鄙视财富领域中的一切,但是让我选择的话,我将选择其中比较好的那一半。这不是伪善。斯多葛主义并不提倡贫穷;它提倡的是我们既不害怕也不鄙视贫穷。它认为财富——用技术名词来说——是一种优先产品,既不是必不可少的,也不是罪恶。斯多葛派人士可能接受命运女神的恩赐和愚人一样多。他们的房屋也可以一样大,家具一样漂亮。而确定他们的智慧的只有一点:如何应付突如其来的贫穷。他们会泰然离开他们的华屋和奴仆,没有愤怒,没有绝望。
像居鲁士和皮索这样的人的精神中存在着某种卑下的品质。他们总是预料要受辱,其背后实际是担心自己有理由受到嘲弄。当我们怀疑自己是伤害的恰当的目标时,那就很容易相信确实有人或有东西在设法伤害我们。
卑下的解释:建筑工人敲打是为了要让我恼火。
友善的解释:建筑工人在敲打,同时我感到恼火。
塞内加的智慧就在于正确地区分何处能够凭己意重塑现状,何处是不可改变的现实,必须泰然接受。
牲口跟缰绳较劲,只会越抽越紧……任何缰绳都是顺着它伤害少,而越逆着它挣扎伤害越大。对压顶而来的恶意惟一的缓解剂就是逆来顺受,向必然低头。
理性使我们能够决定,什么时候我们的愿望与现实的冲突是无法调和的,于是命令我们心甘情愿地,而不是怨恨满怀地接受必然。我们可能无力改变某些事态,但还是有自由决定对待它们的态度。正是从自发地接受必然之中,我们找到了明白无误的自由。
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