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师们减负,是个笑话吗?
每次我的非教师朋友看到我,都会羡慕地对我说:“你看你们老师多好呀,一天上完两节课就完了,判判作业,聊聊天,就可以下班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就像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一样,不当老师,你是不知道老师有多累的。
就从大家认为的一天上两节课来说,要上一节45分钟的课,备课大概需要2倍的时间。这还是少说的,如果要做一节正式的课,可能需要几天才行。如果用类比的手法,老师上课,和艺术家表演是一样的,都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更何况,教材总是要变的,学情总是要变的,学情决定教情,所以十年前的课和现在的课,就不能是一样的。
备完了课,还是要留作业的。留作业就得判,就得讲。这也是要消耗时间的。这个课结束了,还得要备新课,于是又要开始循环了。即使这些都是正常的工作,还有很多非正常的工作要完成。
比如我。
我是语文老师,要备课、上课、判作业……;我是语文备课组长,要负责年级160人的试卷——上午刚交了两套卷,等待印刷;我是高中语文学科组长,今天下午要组织高中老师进行网络学习——这些都是我的本职工作,我是拿了这部分的工资的。我是年级组长,最近还增加了执勤的工作;我是年级信息员,要每个月写信息稿,要上交——上午刚刚完成3篇;我是安全员,要负责写办公室的安全记录……;我是普通老师,要完成各种学习的任务,学文件、学政策、学法律……写几张纸的学习心得体会;各种活动进校园,各种留痕迹——我们这个月要上传网传资料80个,教研活动8个,还有若干教学反思……
这就是一个普通老师的日常,是基层老师的日常。
如果这些工作都很重要的,都很必要,都有用,那也无可厚非;可是有很多工作,从上到下都是应付。上面的一个号召,到下面就成了一件必须要做的事;上面的一个宣传,到下面就成了一个学习的榜样;上面的一个文件,到下面就变成了几次会议和一堆文字;上面的一个设想,到下面就成了学习的内容,要开会要探讨。
古今多少兴衰成败,多少人物竞风流,但普通百姓是不在其中的。但是,历史,却是由这些小民编纂的。
教育也如是。
蓬勃的教育改革,要从教师开始;素质教育的推进,要从教师开始;高考改成6选3,学生生涯早规划,要从教师开始;新设备、新技术的出现和使用,要从教师开始;新课型、新教法、新教态的推广和落实,要从教师开始。
但没有人问过,教师,到底是做什么?
我们只想安安心心教书——学校里面不只是有一线教师,还有二线和后勤,大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而已。一线教师负责教学,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德育负责维护纪律,组织活动;教务负责安排教学,布置考试;总务负责硬件维护,软件更新……
这也许是个理想的学校,但应该是学校的常态。
教师本是高度自治的人,但不能因为其高度自治,就无限度的增加工作,冲淡教师的职业热情,更是对教师神圣工作的亵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