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互联网的时代,海量的信息资讯扑面而来,我们都陷入过阅读短浅信息带来及时满足的快感,及时满足过后的却是思想上的空洞无力,就像一个人长期通过吃泡面解决饥饿,不会比吃用心准备的饭菜更健康一样,不会有人否认深度阅读的重要性,深度阅读所带来的思考,启发,会使得我们成为心智更加成熟的人。
著名主持人窦文涛曾在节目中感慨还有那么多的好书,自己都还没有读过。喜好阅读的人常有许多的阅读焦虑。
读完一本书,不知道对自己有什么意义。
读完一本书,能记住的却寥寥无几,更别说讲出个一二三来。
想通过阅读提升自己,但不知道从哪开始。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
•••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由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共同编著,是指导人们如何阅读,被书教导的阅读指南,曾高踞全美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通过这本书,会解决你的阅读困惑。
阅读是一件更主动的事
我们都相信“腹有诗书气自华”,有的人读十本就有了改变,有的人读了一百本却受益不深,并非否认读一百本书人的努力,而是只要掌握阅读技巧,本可以受益更多,我为此感到惋惜。其最主要的差别在于阅读中的主动性。
或许我们会边阅读,边做笔记,获得启发的时候,会写下我们的心得感悟,读完还会做反思总结,说明我们在阅读中是主动的,相信做这些,就已经超越了绝大部分人了。但我想说的是或许你还能更主动一些,越主动,收获越多。在后问阅读的四个层次中会告诉你,怎样的阅读是更加主动的阅读。我想先着墨写一下我们关于阅读这件“小事”。
有两种意义的阅读。
第一种是为了获得资讯,例如看一则新闻报道,或一则育儿常识,之前你不知道的,现在你知道了,你通过外界传递的讯息,增加了你的知识。
第二种意义上的阅读是增进理解力的阅读。例如咋读一本心理学或哲学书籍,在读到书中的某个观点,你当时并不能完全理解,只有个模糊的概念,通过你对文字的反复洞见与思考,逐渐理解并赞同了作者的观点,你在其中获得了启发。这时你不仅仅收获了知识,你还增进了智慧。
还有单纯为了娱乐的阅读,并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内,那并不难。
想要获得后一种意义上的阅读,需要更为复杂的脑力运动。例如在《被讨厌的勇气》中提到“一切的烦恼皆来自于人际关系”,你会难以理解,人生有那么多的烦恼,却说一切烦恼皆来自于人际关系,是否太过武断,也太过简单呢,但是通过作者论述例证,以及你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归纳总结,你慢慢理解以至同意了这个观点,这就是理解与认知能力提升的过程。
通过记忆力记住作者传递出的资讯,增加了知识,而增进理解力,获得启发,提高对世界的认知是我们对阅读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改变自我的真正有效手段。从获取信息,增加知识,到提高智慧,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在阅读中更加主动。《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举了一个很恰当的例子。读者像是棒球赛中的捕手,作者像是投手,捕手在接球时所发挥的主动是跟投手一样的,捕手的艺术是能接住任何球的技巧,快速球、曲线球、变化球。阅读的艺术也在尽可能的掌握住每一种信息的技巧。
阅读的层次
每个人的阅读能力都是不同的,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阅读会有不同的阅读效果,并非是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差异,而是有的人吃火锅,有的人吃火锅底料的差别。是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的差别。
阅读分为四种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从低到高,依次递进,高层次阅读包含低层次阅读。
基础阅读非常容易理解,在小学的学习教育中,我们被老师教导学习识字断句,语意语法,从阅读一个句子,到阅读一篇文章,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一阶段的训练。
检视阅读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掌握一本书的主旨的艺术,在第一次拿到一本书时,我们并不清楚这本书在谈论什么,我们也不能判断这本书是否值得仔细阅读,与在书店买书的道理相似,你应该是认为书的内容值得你买下它好好阅读,才决定购买。检视阅读就是想在你决定分析阅读之前,需要做哪些工作和准备,来确保你之后的投入是值得的。在购买之前,你应该判断它物有所值,否则应该节省下来,去买更具价值的东西,这个价值指的是对你有价值。
检视阅读分为两个步骤,系统的略读和粗浅的阅读。系统的略读要求我们了解书的主旨,整本书在谈什么,作者想教给我们什么东西,具体做法有看书的书名页,副标题,作者序,目录页,了解书的基本架构。检阅索引,评估这本书的议题范畴,从目录中挑几个和主题相关的章节看看等等。这个过程在十五分钟左右,最多一个小时,你大概明白这本书在讨论什么,这本书属于什么类型,以及作者想教给我们什么东西,如果你想继续获得启发,你可以选择更仔细的阅读,还是选择把它撇到一边。
当你想要从书中挖掘更多的资讯,获得启发,就进入到检视阅读的第二阶段,粗浅的阅读。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从豆瓣评分,读者反馈,大咖推荐等,也经过我们系统的略读,初步判断这本是可以给自己带启发的书,想要更仔细的阅读,但当我们打开书逐字逐句的阅读时,我们发现每个字我都认识,连成一句话我就不懂了,一句看不懂,一段看不懂,一页还看不懂,最后一句“算了吧”。成年人的崩溃就是从一句“算了吧”开始的,不是没有道理。读者想从一本书获得指导,那么作者的能力水平应该比读者来的“高杆”,这个过程,是需要读者克服一定的障碍,付出相应的努力的。粗浅的阅读教导我们不要要求自己理解书中的每一句话,无需停顿思索,秉持不求甚解的阅读态度,先将整本书读下来,当我们快速阅读一遍后,一定会有可以理解的部分,当阅读第二遍时,那些不清晰的概念就会清晰一点。但是一旦中途放弃,从这本书中我们将一无所获。
分析阅读与主题阅读
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则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需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分析阅读就是咀嚼与消化一本书,让这本书属于你自己。
分析阅读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掌握书的结构大纲。
1,依照书的种类和主题来分类。
2,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什么。
3,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出来。
4,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5,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6,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
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A,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大家不要别被这么多条规则吓到劝退,作者也说这是理想状态下的阅读,完全做到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它给我们提供了一套阅读的标准,来判断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付出了多少的努力。作者对每一条规则都做了例证与论述,对规则的必要性,规则之间的联系都做出了详尽的说明。
主题阅读是最为主动的阅读方式,就像当我们需要做一个课题研究时,提出问题,寻找答案,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书籍,寻找不同作者对同一个主题,相同或不同的论述,在互相辩证过程中,获得启发。与分析阅读相比,主题阅读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而阅读,而不是为了这本书本身的目的而阅读,是书在服务你,而不是你供书使唤,这是与分析阅读本质上的不同。主题阅读所涉及的不只是一本书,首先你需要找到与你要研究的主题相关的书,列出书单。在这个阶段,检视阅读就是有力的阅读工具了,首先通过检视阅读,你对你要研究的主题有个概念,其次它会缩减你的书单到有用的程度。所以主题阅读之前的准备工作就是检视阅读。
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
1,找到相关章节
2,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
3,厘清问题
4,界定议题
5,分析讨论
主题阅读类似的阅读报告,也类似你在为一些听众准备一场主题演讲,而你是主持人,你需要做到的是客观公正,并保持态度中立,你挑选了对于这个议题有过研究的海内外作者,但这些作者不能到场,你准备用一些演员代替他们出场,现在你需要提前给演员们准备演讲稿,你研究了相关著作,有用英语,德语,日语等写的,你要把它翻译成都能听懂的中文。你思考本次主题演讲要讨论的主旨,想要解决的问题,并在这些著作中寻找相关的答案,但发现要处理的问题,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议题,对此要进行分门别类,有持相反意见的论述,有从各个角度涌现出的不同看法,但这正是这次主题演讲的目的,我们需要引发听众的思考与讨论。做完演讲稿,我们精心安排演员的出场顺序,结束后让听众展开讨论,可能没有一个最终的答案,但我们为听众准备了一份思考盛宴,我想这是主题阅读的目的。
为了娱乐而阅读可以带来一时欢愉,获得资讯的阅读增加了知识,但都不会对你的心智有所提升,只有阅读超越你能力的书,才能够获得成长。百分之九十九的书都属于前两者,你只需要略读,甚至连略读都不需要。少数的书会教导你,这些书值得分析阅读,当你完全了理解了这本书的精髓,你就知道你不在需要读它了,它的贡献也只能止于此了,再次翻看也是为了温习回顾,你会发现这本书的内容少了,并不是,是你的心智跟随着作者成长了。还有极少数的书,即使你每一次重读,你会发现比上一次阅读获得的又是不一样的启发,这本书好像跟着你成长了,并不是,因为这是一本真正的好书,伟大的书,它远远的超出了你所在的层次,可能你读了很多遍,但它依然高于你,可以指导你,甚至直到永远。
对于好书,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从好书中学习,让我们受益终身,前提是要成为更好的读者,对自己有要求的读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