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压力
当外界与人相互作用时,当外界的事物涉及到人的承受能力或预期的范围时,即会产生压力。
压力的产生结果会通过生理、心理、行为或言语来体现。
当压力过大时,就会在躯体、精神(包括情绪)方面造成疾病。

(二)压力无处不在
压力不仅来自负面事件,比如和亲近的人发生争吵、生病。
也来自我们生活中看似积极正面的事情,比如新的机会、新的关系等。

(三)讨论:动物有压力吗?
动物的压力通常来自生理上——饥饿、口渴和疲劳或者外界环境的刺激。
之前看到一则新闻,一只鹦鹉因为被关在小黑屋里很久,患抑郁症,拔掉了自己大部分羽毛,需要像人一样服药治疗,还专门给它安排了一只同类作为伴侣,帮助它走出阴影。
动物烦燥时会怕人,会咬人,会发狂,其实和人类差不多。它们有时也因为环境改变,食物缺乏,同类争斗而有精神压力。
(四)讨论:压力是不是洪水猛兽?

不同地区的相同动物,其智力水平可能有很大差别。
有位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群进行研究
他发现东岸羚羊群的智力水平比西岸的高,这种差别让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羚羊的属类是相同的,饲料来源也一样,都以一种叫莺萝的牧草为主。
是什么原因使两岸的羚羊群在智力上有如此巨大的差异呢?
后来的研究表明,东岸的羚羊上之所以聪明,是因为在它们附近生活着一群狼,它们时时生活在警觉和危机之中自然养成了较强的应变能力,西岸的羚羊所缺少的正是这么一群天敌,天下太平,毫无压力,智力也便退化了。
所以,适当的压力会转化为动力。当压力存在时,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下去,人们必然会更用功,而越用功,跑得就越快。适当的竞争犹如催化剂,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体内的潜力。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