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这是一本关于一对父子之间爱与恨的故事,爱的教育的故事。这是一本被处理的书,但里面的故事和道理永远有效。这是一本所有小经典著作里面的一本。
作者芭芭拉·维斯芭,美国青少年和儿童读物作者,用无比温柔、细腻的笔触,从心理的角度记录、描绘了一个男孩幸福与痛苦的成长经历。爱是一项无比巨大又无比细致的工程。
这本《Run softly, go fast》,发表于1970年,1973年曾获德国儿童文学读物大奖,这是一本青少年读物,但对每一对即将为人父母,初为人父母,或者早已为人父母的人来说,都是一本应该拥有和认真阅读的书,从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到自己、亲人朋友和生活圈中许许多多的影子。
书里第一页,我用铅笔记着:2015年9月19日晚开始,那一晚我着手尝试翻译这本书,记得当时某一天我google了作者芭芭拉女士,维基资料显示那时她还健在,但我总想着等翻译完了再与她联系,告诉她有个中国人很喜欢她的书,被它深深的吸引和感动,要把它翻译出来,介绍给中国读者;可现在当我又回过头来再继续,再次google她,惊悉芭芭拉女士已于2018年2月18日已经逝世!也就是一年前,她以85岁高龄离开了人世,我永远没有机会再告诉她这个也许能令她开心的消息了。我不禁痛恨自己不够勤奋和拖拉的态度,做事总是喜欢开个头就丢下,总觉得人生还长,还有时间,殊不知很多事,一等就等来永远的遗憾!
我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把这本书翻译完成,以告慰芭芭拉在天之灵,感谢她为孩子们、为成人、为社会和教育学写下这许多的优秀作品。愿您在天堂安息!
2019.02.23 早于呆坐斋
附:芭芭拉·维斯芭维基资料
Barbara Wersba (August 19, 1932 Chicago - February 18, 2018 Englewood, New Jersey) was an American youth and children's book author.
Barbara Wersba grew up in California and later in New York City, where she attended a private school and attended theater workshops. She studied at Bard College. After graduation, she returned to Greenwich Village and took acting lessons with Paul Mann. After several years at the theater, she began writing in the 1960s.[1]
She is the author of thirty children's and teen books. The Dream Watcher, was first published in 1968. In 1973, she won the Deutscher Jugendliteraturpreis (German Children´s Literature Award) for Run softly, go fast, and in 1985, she was nominated for the award for The carnival in my mind. In 1977 she was nominated for the prestigious National Book Award for Tunes for a Small Harmonica. In addition, Wersba worked for many years as an author for the New York Times Review of Books.[1] In 1994, she founded her own, small publishing house with The Bookman Press.[2]
She is best known for her work for young adolescents. At the center of her novels are often sensitive, often artistically gifted young people who feel misunderstood in their family environment, and find encouragement and self-affirmation in friendships with more unconventional, sometimes significantly older people.[3][4]
《引言》及《序》序
应该是二零一五年夏季的某一天,我跟儿子去镇上的图书馆,他在儿童区看书,我则溜到图书馆处理销售旧书的架子那边,一本本的翻书,淘书。
这个习惯是年青的时候就养成的,九十年代初的南宁,街头时常有人摆地摊卖二手书,那时的城管人员还很纯真,还没变得凶神恶煞,蛮横无理。记得在民主路与古城路交界的附近,经常有几摊,一张大大旧布铺在人行道地上,上面摆着横七竖八的旧书杂志,淘书人如我之流就蹲在边上,姿势有时如请安,有时像如厕,有时似鞠躬,已不管了,浑然进入忘我之境界。假使找到一本梦寐以求的书籍,那种喜悦是不可与人言说的,连忙掏出口袋里不多的银两,交到卖家的手里,价是不用讲的,因为确实是不贵。
一般的卖书人不知是不是读书爱书人?没考究过,反正摆书摊的都是善良之徒,道中之人。比如,那个图书馆里待售的书真的不贵,一本五毛钱。可惜都是英文法语书,我虽爱书,却苦恼于外语水平不高,单靠书名和简介不能分清什么书是好,是适合我的,所以我淘外文书的习惯是,看书的装饰,出版社,还有书评,也就是说像找女朋友,一看长相是否明眸皓齿,二看家世是否名门望族,三看媒人是否赞美有加。
虽这么说,其实很多时候我只是贪图一个“美貌”而已,这本《RUN SOFTLY , GO FAST》就是这样。我喜欢它印着小彩花饰纹的硬皮封面,有简洁美,不胖不瘦,不轻不重,拿在手上很舒服,再一看是1970年在纽约出版的,我出生的那一年,就产生了亲切感,所以带回家了。但是,把很多美人带回家,却被我安置冷宫,不再理睬,听任尘封,原因当然是忙碌着生活的奔波,为了孩子为了孩子......
也许是天意,这本一样开始被我遗弃了一段时间的书,有一天,我竟然鬼使神差地拿起来,打开封面,看见扉页上贴着一张已经泛黄的简介纸:
“All my life I worked hard for you, and what do I get in return? A person who can't even be polite! Who can't even be human! You give a child every advantage, and he turns into a bum." (我为了你辛勤工作了一生,但是我得到回报是什么?一个连基本礼貌都不懂的人!一个不能称为人的人!你把你所有的一切都给予了孩子,他却变成了一个混蛋!”)
第一句话看完,我的脑子轰的一声,傻在那里了,彷佛被雷击中了一样!这不是我一直以来藏在心里的想法与感触吗?!大儿子已经开始进入青春叛逆期,也许,不是也许,肯定是我们作为父母的性格与修养有关系,他在成长的过程中转变得渐渐没有礼貌,没有耐心,情绪很不稳定,就是说随时一点不如意就会发脾气,失去控制。
比如跟他弟弟两个会经常吵架,互不礼让,斤斤计较,有时甚至动手打架;最糟糕的是跟我或他妈妈大吼大叫,怒目而视,十三岁的他个子已经比我还高,比我壮,更加恐怖。他变得经常郁郁寡欢,成为一个不快乐不开心的孩子。而他在两岁多的时候,在幼儿园时还被老师每天称赞他是个“Smiling Boy"!因为在那时他总是会张开他那张王牌迷人的笑脸,由此可见他是个天生快乐的孩子。
这种结果当然不是我们想要想看见的,自负的我年轻时曾经以为自己会是一个好父亲,知道自己知道怎样与孩子相处,怎样教育孩子,怎样做个合格的爸爸,因为自己小时候与自己的父亲曾经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他是个严格的父亲,打骂是最主要的方式,我成长的过程是一个痛苦、自闭、自卑伴随着内心天生一点快乐的道路,忧郁不乐观是我主要的性格,我不知道在别人眼里我是怎样的,在我自己眼里我是个失败悲观的人,一个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不会与人交往的人,青春期最痛苦的时候有过很多次自杀的倾向,生存下来的动力是自己对生活里面美的一点依恋——文学、音乐、当然还有一丝留存在心里深处的”蛮“的野性。
经过漫长的生活的洗礼,炼狱一般的自我忍受、反省、更新,一直到今天才比较看透了一切。因此,我觉得自己知道怎样教育孩子,但现实的结果是,我们是失败的父母。可惜,我曾经的以为是个虚假的幻象,我并没有摆脱父亲的影子,我自身的种种缺陷与恶习,在我自己儿子的身上表现得一览无遗!这真可怕!如果为人父的我继续这样下去,他们将会成长为怎样的人?我很恐惧,不敢想象下去。
扉页上最后一段还说明这本书就是深度揭露探讨父母与青少年之间的关系,而这种痛苦的觉醒是青春期。揭露这残酷的现实也许会震惊和令许多人不愉快,但那些就是现实,是美国现代问题的一部分,必须直面面对。当我们还在大搞文化大革命的六七十年代,美国已经发现并研究怎样面对解决这一问题和现象。
西方社会是一个以宗教文化为基础的构架,以基督教、天主教为主导的宗教系统引导着社会发展,法律的健全,道德的标准,还有家庭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最微小最平常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无论亲人、朋友、还是陌生人也好,怎样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从小的方面说是人人自身能否快乐幸福的关键,从大的方面说,是社会能否健康良性发展的基础。
我来加拿大十几年,对一个现象很感兴趣,就是在外面或公共场所与陌生人相遇,百分之八九十的机会大家都会相互微笑点头,或者打个招呼“你好!”,虽然素未平生,虽然立即分道扬镳,可是,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一个微笑,这一声招呼,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平等,大家会因为这一个微笑与招呼,得到一个好心情,可以有愉快的一天!回到朋友亲人关系,那就更深一层了,大家每天相见都会打招呼问候,如果不打招呼是十分无礼的行为,分别久一点的还会握手、拥抱、贴面礼,贴面礼有些要左贴右贴三四五次,繁文缛节,有时是关系浓淡的表现,也是体现人与人之间友情、相惜、关爱,大家因由这种关系能自由、快乐的成长生活每一天。
我的妹妹是基督徒,在美国洛杉矶生活,先生是美国人,在一个基督徒家庭成长,他们有一对可爱的儿女,姐姐盼盼六岁,弟弟蒙蒙四岁。今年夏天,姐弟被妈妈带回国内呆两个多月体验生活,我们的故乡南宁是个炎热潮湿的地方,蚊子多多,姐弟两个在国内跟妈妈跑了几个地方,参加了一些活动后,七月二十一日,妹妹麻烦我打电话接通他们与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奶奶通话,让姐弟两个向奶奶汇报他们在中国的旅游报告,三方通话,为了给孩子们和奶奶更好的交流,我不说话,只是倾听;四岁的弟弟诺亚正生病感冒,妈妈跟奶奶讲完情况给他第一个接电话,奶奶问候诺亚还好吗,他回答“嗯哼”,然后告诉奶奶他生病了,奶奶听见他生病这件事,只是轻描淡写的回答一句,是吗?是什么原因生病了?是天气太热还是你吃的不够多,抵抗力不足?没有中国爷爷奶奶听到孙子生病的大呼小叫,焦急不安的情绪。这些当然诺亚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奶奶就开始问他问题,在中国去了什么好地方,见过什么人,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可以讲给奶奶听吗.......
由于是网络电话,通话质量不够清楚,诺亚很多问题还不能理解,回答多数是答非所问,只会反复地给奶奶说他喜欢喝的中国酸奶,奶奶也不理解中国酸奶这玩意,但还是语气很平缓地与他沟通,每当一个问题得到诺亚的正面回答,就会很高兴的表扬赞美,分享她的喜悦;到了姐姐盼盼的时候,奶奶问候她还好吗,她回答“啊哈”,两个的童音语气很好听,姐姐大一点,理解能力加强,与奶奶的沟通稍微好一些,但是通话质量问题,依然有答非所问地方,通话一直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奶奶始终很耐心,语气没有一丝焦急、生气、不满的表现,孩子们也一直表现得很合作,没有任何拒绝、哭闹、反抗的表现,而且从始至终都很有礼貌。
我在想,如果是我的孩子们与奶奶通电话会是怎样一种情形,起码我敢肯定的是,孩子们没有耐心与奶奶详细叙说的能耐,在这里我只能用能耐这两个字来形容,他们只会叫一声奶奶好!嗯嗯喔喔回答一两个问题,就会撂下话筒说没有话说了!问题出在哪里?当然,他们与奶奶没有一起生活的经验,感情没那么深?这只是其一不很重要的原因罢?他们平日与我们都没有耐心交流,一点点不满意就会跳脚大喊大叫,礼貌的习惯更是欠缺,做事没有责任感,对物没有珍惜感,对人没有感恩的心,凡事都还认为理所当然。问题的症结出在那里?不必绞尽脑汁,答案已经水落石出:父母。我们不是合格的父母,所有的缺点都来源于我们自身,在孩子们身上所有的种种表现,只是一种折射出来的结果而已。
恰巧,那段时间,蒙特利尔的报纸也在报道一个新闻,就是建议给所有宠物上身份,以记录它们的行为,因为有很多宠物猫狗等袭击伤人的事件发生。这个讨论很激烈,一是有无必要,二是为什么很多宠物会有这种行为,有一天公司的莎拉女士很激动的跟我说,这些宠物有坏行为都是因为它们的主人!有些饲养宠物的主人,没有友善的对待他们猫狗,相反由于自身情况,对它们非常不好,打骂是经常的事,正由于这样,他们的宠物当然就学会了生气、暴躁、袭击伤人的行为!仔细想想,也还真是这样,不论动物还是人类,有什么榜样,就会学到什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国老话,实乃至理名言也。
症结找出来了,解决的办法也应声而出:我们应该怎样做好父母,就是我们应该先学习怎样做好一个人!一个温柔,有礼貌,有耐心,有爱的能耐的人!问题不是出在孩子们身上,而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最紧要的任务是首先面对自己,直视镜中的自己,找出自己身上、心中、脑里一切的缺点和坏性,马上一点点的改正,纠正,反正过来!当你再要欲骂、想打、甚至将要发脾气,语气不对的时候,要立即停下来想想,我这样表达我的“爱”的方式对吗?
还是中国老话:朝闻道,夕可死也!所以,从任何时候想要改正自己,永远不算晚。当然,改正一个人的性格与习性是很艰难的一件工程,也许,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意识到和没有意识,是有很本质的区别,意识到了会去做、会去达成,没有意识只会任其发展,任其恶化,孩子们也会跟着父母一起成长,有改正的父母孩子也会有改正,没有改变的父母孩子也一样将无可救药。这就是我为什么想要翻译这本书的初衷,随着翻译,我想学习,我想改变,我无法原谅我的孩子们长大的一天,会变成一个没有礼貌,一个没有耐心,一个没有爱的能耐的人!
另一件事情想说的是,有无宗教信仰,其实对解决这个问题不是大关键。当然,有宗教信仰,可以依赖信仰来规范约束自己,比如基督的十诫,爱的箴言,《圣经》故事,都是很好的材料。大妹他们一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他们家庭爱的氛围很浓厚,一切都按照《圣经》的指引来行事、做人;二妹一家也在美国,但不是一个基督徒的家庭,他们也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哥哥爽爽和妹妹爱爱,这两个一样可爱的孩子,一样有礼貌,有耐心,更厉害的是,他们学习自我管理能力更强大!从婴儿时期,他们就要自己睡在一个房间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学习一切应该学习的东西,吃饭、穿衣、穿鞋......从来就不会让父母操心,礼节、礼貌、社交能力都很好,三岁左右的爱爱曾经在南宁,凭着她一头自然卷金发,一个十足大方勇敢的个性,人见人爱,在街头回头率百分之百,至今她的故事在家族里面传个遍。长大后,妹妹妹夫他们送他们一起学习柔术,一起去登山野营,他们学习成长的是另一个更广阔的环境。
毋庸赘言,一语括之:温柔的飞翔,才能飞得更快更远。
《引言》及《序》
网友评论